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混凝土结构温度效应的特点 | 第13-14页 |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温度场和温度效应问题的基本理论 | 第16-32页 |
2.1 概述 | 第16-17页 |
2.2 基本假定 | 第17-18页 |
2.3 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3.1 外界条件影响 | 第18页 |
2.3.2 内部条件影响 | 第18-19页 |
2.4 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2.4.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第19-20页 |
2.4.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0-22页 |
2.5 近似数值分析法 | 第22-25页 |
2.5.1 求解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基本公式 | 第22-24页 |
2.5.2 有限差分法 | 第24-25页 |
2.6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求解 | 第25-27页 |
2.7 温度应力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27-31页 |
2.7.1 空间温度应力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28-29页 |
2.7.2 按位移求解温度应力问题 | 第29-30页 |
2.7.3 弹性温度应力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第30-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传热边界条件分析 | 第32-39页 |
3.1 概述 | 第32-33页 |
3.2 边界条件分析 | 第33-37页 |
3.2.1 太阳辐射 | 第33-36页 |
3.2.2 长波辐射热交换 | 第36页 |
3.2.3 对流热交换 | 第36-37页 |
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建立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日照温度场分析及温差公式推导 | 第39-58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背景桥梁简介 | 第39-40页 |
4.3 矩形薄壁空心高墩温度场实测方案 | 第40-42页 |
4.4 矩形薄壁空心高墩日照温度场分析 | 第42-47页 |
4.4.1 沿墩高方向的温度场分析 | 第42-43页 |
4.4.2 沿墩厚方向的温度场分析 | 第43-44页 |
4.4.3 回归求解温差分布函数 | 第44-46页 |
4.4.4 拟合公式的正确性评价 | 第46-47页 |
4.5 基于ANSYS的日照温度场分析 | 第47-57页 |
4.5.1 概述 | 第47-48页 |
4.5.2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4.5.3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5.4 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52-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日照温度效应分析 | 第58-71页 |
5.1 概述 | 第58页 |
5.2 横向温度应力和竖向温度应力的计算 | 第58-62页 |
5.3 桥墩的日照温度位移的计算 | 第62页 |
5.4 基于ANSYS的横向温度应力分析 | 第62-64页 |
5.5 基于ANSYS的竖向温度应力和温度位移分析 | 第64-70页 |
5.5.1 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5.5.2 竖向温度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5.5.3 日照温度位移分析 | 第67-69页 |
5.5.4 减少温度位移的措施 | 第69-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和工程实践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