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与设备论文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对污染物的阻截性能及机理研究

内容提要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24页
    1.1 研究背景第8-13页
        1.1.1 概述第8-9页
        1.1.2 工程控制技术第9-11页
        1.1.3 工程控制技术主要类型第11-13页
    1.2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第13-19页
        1.2.1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概述第13-14页
        1.2.2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20-21页
    1.5 采用的技术路线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2章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阻截材料的配比研究第24-36页
    2.1 实验目的第26页
    2.2 实验材料第26-28页
    2.3 实验设备与装置第28-30页
    2.4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30-32页
        2.4.1 水化膨润土的配比第30页
        2.4.2 土壤-膨润土的配比第30-32页
    2.5 结果讨论第32-34页
        2.5.1 水化膨润土的配比第32页
        2.5.2 土壤-膨润土的配比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土壤-膨润土材料对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的阻截性能研究第36-52页
    3.1 实验目的第36页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36-37页
    3.3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37-3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9-51页
        3.4.1 土壤-膨润土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第39-43页
        3.4.2 不同价态金属离子对墙体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4.3 不同价态金属离子在土壤-膨润土中的穿透性能第44-45页
        3.4.4 墙体厚度对阻截效果的影响研究第45-49页
        3.4.5 墙体材料对离子阻截效果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第49-50页
        3.4.6 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在墙体材料中传输时浓度分布规律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土壤-膨润土墙体材料对有机污染物质的阻截性能研究第52-66页
    4.1 实验目的第53页
    4.2 实验材料第53页
    4.3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53-5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5-65页
        4.4.1 苯酚以及硝基苯的挥发性对实验的影响第55-56页
        4.4.2 土壤-膨润土材料对苯酚及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第56-60页
        4.4.3 苯酚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渗透系数研究第60-61页
        4.4.4 苯酚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穿透行为研究第61-62页
        4.4.5 非水相液体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的渗透行为第62-63页
        4.4.6 苯酚和硝基苯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传输时浓度分布第63-64页
        4.4.7 土壤-膨润土材料对苯酚及硝基苯的阻截效率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离子强度对土壤-膨润土材料阻截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第66-72页
    5.1 实验目的第66页
    5.2 实验材料第66页
    5.3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66-67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7-71页
        5.4.1 离子强度对苯酚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传输的影响第67-69页
        5.4.2 离子强度对硝基苯在土壤-膨润土材料中传输的影响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墙体材料对污染物的阻截机理分析第72-84页
    6.1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对污染物的阻截机理分析第72-74页
    6.2 土壤-膨润土泥浆墙对污染物质的阻截模型第74-82页
        6.2.1 穿透实验描述第74-76页
        6.2.2 一维对流-弥散模型第76-78页
        6.2.3 非稳态分子扩散模型第78-80页
        6.2.4 对流模型与非稳态分子扩散模型对比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84-88页
    7.1 结论第84-86页
    7.2 建议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6-97页
详细摘要第97-100页
Abstract第100-104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化条件下吉林西部地下水的模拟与管理
下一篇: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装配工艺优化及粉末凸轮装配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