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某车EPS系统助力与阻尼控制研究及实现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3页
    1.1 引言第17-20页
        1.1.1 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第17-19页
        1.1.2 电动助力系统的分类第19-20页
    1.2 EPS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第20-21页
        1.2.1 国外发展状况第20页
        1.2.2 国内发展状况第20-21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 课题的来源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1.4.1 课题的来源第22页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EPS系统匹配研究第23-33页
    2.1 整车基本参数第23页
    2.2 助力电机的匹配第23-28页
        2.2.1 助力电机安装位置的选择第23-24页
        2.2.2 助力电机类型的选择第24页
        2.2.3 助力电机性能参数的匹配第24-28页
    2.3 减速机构的匹配第28-30页
    2.4 转矩传感器的匹配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EPS系统动力学建模第33-41页
    3.1 非线性二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3.2 轮胎阻力矩模型第35-37页
        3.2.1 原地及低速转向阻力矩模型第35-36页
        3.2.2 行车转向阻力矩模型第36-37页
    3.3 转向系动力学模型第37-39页
        3.3.1 输入轴模型第37-38页
        3.3.2 转矩传感器模型第38页
        3.3.3 齿轮齿条模型第38页
        3.3.4 助力电机模型第38-39页
    3.4 驾驶员模型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EPS系统助力与阻尼控制研究第41-58页
    4.1 助力控制第41-48页
        4.1.1 传统助力特性曲线的介绍第41-42页
        4.1.2 传统助力特性曲线的路感分析第42-44页
        4.1.3 助力特性曲线的改进第44-47页
        4.1.4 助力特性曲线Simulink模型第47-48页
    4.2 阻尼控制第48-50页
        4.2.1 阻尼控制目标第48页
        4.2.2 阻尼控制策略第48-49页
        4.2.3 阻尼控制Simulink模型第49-50页
    4.3 目标电流的闭环控制第50-52页
    4.4 EPS系统整车Simulink动力学模型的搭建第52-53页
    4.5 EPS系统仿真分析第53-57页
        4.5.1 助力控制仿真分析第53-55页
        4.5.2 阻尼控制仿真分析第55-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EPS系统软件及硬件设计第58-77页
    5.1 EPS控制器总体结构第58-61页
        5.1.1 EPS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第58-60页
        5.1.2 EPS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60-61页
    5.2 信号采集软件与硬件电路设计第61-67页
        5.2.1 点火信号的采集第61-62页
        5.2.2 转矩信号的采集第62-64页
        5.2.3 车速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的采集第64-66页
        5.2.4 电流信号的采集第66-67页
    5.3 电机驱动方式的设计第67-69页
    5.4 EPS系统故障自诊断与控制第69-73页
        5.4.1 EPS故障诊断总体设计第69页
        5.4.2 EPS故障诊断主要电路第69-71页
        5.4.3 EPS初始化故障诊断第71页
        5.4.4 EPS实时故障诊断第71-72页
        5.4.5 EPS故障代码发送和接收第72-73页
    5.5 EPS控制器实物第73-74页
    5.6 EPS系统安全和保护设计第74-76页
        5.6.1 大电流和软止点保护设计第74-75页
        5.6.2 硬件看门狗的设计第75-76页
    5.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EPS系统试验研究第77-87页
    6.1 EPS硬件在环试验第77-80页
        6.1.1 阻尼控制的验证第78-79页
        6.1.2 故障自诊断的验证第79-80页
    6.2 实车试验第80-86页
        6.2.1 试验仪器第80-81页
        6.2.2 软止点验证第81-82页
        6.2.3 原地转向试验第82-83页
        6.2.4 转向轻便性试验第83-86页
    6.3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总结与期望第87-88页
    7.1 全文总结第87页
    7.2 工作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能量均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余弦夹角相似计算和多维关联约束驱动的产品族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