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8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8页
        1.3.3 文献述评第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20-21页
2 碳排放权会计相关理论第21-28页
    2.1 碳排放权会计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1 产权保护理论第21页
        2.1.2 均衡价格理论第21-23页
        2.1.3 科斯定理第23页
        2.1.4 外部性理论第23-24页
    2.2 碳排放权会计基本理论第24-28页
        2.2.1 碳排放权会计的概念界定第24-25页
        2.2.2 碳排放权会计的目标第25页
        2.2.3 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假设第25-26页
        2.2.4 碳排放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26-28页
3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第28-31页
    3.1 碳排放权的属性确认第28-29页
        3.1.1 产权基础第28页
        3.1.2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确认为资产第28-29页
    3.2 碳排放权资产类别第29-31页
        3.2.1 持有目的为自用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资产类别第29-30页
        3.2.2 持有目的为出售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资产类别第30-31页
4 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第31-35页
    4.1 计量属性选择第31-32页
        4.1.1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情况第31页
        4.1.2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情况第31-32页
    4.2 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第32-33页
        4.2.1 持有目的为自用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第32-33页
        4.2.2 持有目的为出售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第33页
    4.3 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第33-34页
        4.3.1 持有目的为自用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第33页
        4.3.2 持有目的为出售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第33-34页
    4.4 碳排放权的处置第34-35页
        4.4.1 持有目的为自用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处置第34页
        4.4.2 持有目的为出售的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的处置第34-35页
5 碳排放权会计报告第35-41页
    5.1 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第35-37页
        5.1.1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目的第35页
        5.1.2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原则第35-36页
        5.1.3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第36-37页
    5.2 碳排放权会计信息报告第37-41页
        5.2.1 财务报表内的信息披露第37-39页
        5.2.2 财务报表外的信息披露第39-41页
6 案例应用第41-47页
    6.1 JD 公司简介第41页
    6.2 JD 公司的碳排放权交易现状与业务处理第41-46页
    6.3 案例小结第46-47页
7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7-49页
    7.1 研究结论第47页
    7.2 研究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第54-60页
后记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结构、R&D投资与企业发展能力的关系研究--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例
下一篇:B2C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以当当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