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服务的法治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厘定 | 第16-19页 |
一、 公共服务 | 第17-18页 |
二、 公共服务法治化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公共服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0页 |
二、 法治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公共服务与法治的契合 | 第23-27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 | 第23-24页 |
一、 保障人权 | 第23页 |
二、 维护公正 | 第23页 |
三、 规制权力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法治与公共服务核心理念的契合性 | 第24-25页 |
一、 形式上的契合性 | 第24页 |
二、 实质上的契合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法治化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一、 公共服务需要法治设置边界 | 第25页 |
二、 公共服务需要法治提供价值指引 | 第25-26页 |
三、 公共服务需要法治为其保驾护航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概况 | 第27-29页 |
一、 我国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内容 | 第27页 |
二、 我国公共服务法律体系发展成就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具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6页 |
一、 公共服务组织法律制度不全面 | 第29-31页 |
二、 公共服务运行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1-33页 |
三、 公共服务程序法律制度不规范 | 第33-34页 |
四、 公共服务救济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影响我国公共服务法治化的原因分析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立法层面的影响 | 第36-40页 |
一、 公共服务立法的理念和原则 | 第36-37页 |
二、 公共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执法层面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一、 公共服务有效执法的作用 | 第40-41页 |
二、 公共服务执法的困境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参与者守法状况的影响 | 第42-45页 |
一、 公共服务参与者有序守法的功能 | 第42-44页 |
二、 公共服务参与者守法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公共服务的司法环境影响 | 第45-48页 |
一、 公共服务司法环境构建的重要性 | 第45-46页 |
二、 公共服务司法环境不完善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共服务法治化的对策建议 | 第48-59页 |
第一节 加快构建我国的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 第48-50页 |
一、 制定统一的公共服务法律规范 | 第48页 |
二、 完善公共服务立法层次 | 第48-49页 |
三、 增强公共服务立法的可操作性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健全公共服务具体的法律制度 | 第50-54页 |
一、 公共服务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0-52页 |
二、 公共服务运行法律制度的规范 | 第52-53页 |
三、 公共服务程序法律制度的健全 | 第53页 |
四、 公共服务救济法律制度的发展 | 第53-54页 |
第三节 规范公共服务中的执法、守法及司法问题 | 第54-59页 |
一、 推动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有效执行 | 第54-56页 |
二、 完善公共服务参与者守法状况 | 第56-57页 |
三、 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司法环境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