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论文

海南省菠萝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病原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3页
1 前言第13-25页
   ·菠萝的生物学特性第13页
   ·菠萝的价值第13-15页
     ·营养价值第13-14页
     ·医用价值第14页
     ·其他价值第14-15页
   ·菠萝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第15-17页
     ·发展现状第15-16页
     ·影响我国菠萝产业发展的因素第16-17页
   ·菠萝真菌病害研究进展第17-19页
     ·叶斑病第17页
     ·心腐病第17-18页
     ·果腐病第18页
     ·生物学特性研究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第18页
     ·分子生物学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第18-19页
       ·发展简史与现状第18-19页
       ·rDNA-ITS序列分析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第19页
   ·菠萝病毒病及其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第19-24页
     ·凋萎病第19-21页
     ·杆状病毒病第21页
     ·黄点病第21-22页
     ·褪绿条纹病第22页
     ·菠萝病毒检测技术第22-24页
       ·电镜检测(EM)与免疫电镜检测(ISEM)第22-23页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第23页
       ·组织印迹免疫法(TBIA)第23页
       ·核酸分析检测第23页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第23-24页
     ·多重RT-PCR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第2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7页
   ·试验材料第25-26页
     ·供试植物样本材料第25页
     ·供试菌株第25页
       ·生物学特性研究供试菌株第25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供试菌株及病毒材料第25页
     ·供试培养基第25-26页
     ·供试试剂及试剂盒等材料第26页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37页
     ·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第26-27页
       ·病害种类的确定第26-27页
       ·病情调查第27页
       ·病害样本采集第27页
     ·真菌病原的分离、纯化与形态学鉴定第27-29页
       ·真菌病原的分离第27页
       ·真菌病原的纯化第27-28页
       ·真菌病原的致病性测定第28页
       ·真菌病原的保存与形态学鉴定第28-29页
     ·真菌病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9-30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9页
       ·pH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9页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9页
       ·氮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9-30页
       ·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0页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0页
       ·致死温度和时间的测定第30页
       ·数据处理第30页
     ·真菌病原的分子鉴定第30-32页
       ·菌体材料的获取第30页
       ·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0页
       ·病原菌基因组rDNA-ITS序列扩增第30-31页
       ·PCR产物回收第31页
       ·连接第31页
       ·转化第31页
       ·抗生素筛选阳性克隆第31-32页
       ·菌液PCR鉴定第32页
       ·测序与分析第32页
     ·病毒病原的分子检测第32-37页
       ·样本采集与保存第32页
       ·样本总RNA的提取第32-33页
       ·1st-strand cDNA的合成第33页
       ·引物准备第33-34页
       ·反应体系及程序设置第34-36页
         ·病毒RT-PCR检测反应体系及程序设置第34页
         ·病毒多重RT-PCR检测反应体系及程序设置第34-36页
           ·引物特异性检测第35页
           ·单重PCR反应退火温度试验第35页
           ·多重PCR反应体系与程序设置第35-36页
       ·连接、转化、测序与分析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68页
   ·病害调查与真菌病原形态学鉴定结果第37-46页
     ·炭疽病第37-38页
     ·链格孢烂果病第38-40页
     ·心腐病第40页
     ·弯孢霉黑斑病第40-41页
     ·刺环裂壳孢叶斑病第41-43页
     ·拟盘多毛孢红斑病第43-44页
     ·凸脐蠕孢灰斑病第44-45页
     ·毛壳菌轮斑病第45-46页
   ·真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6-55页
     ·菠萝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6-49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6-47页
       ·pH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7页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7页
       ·氮源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7页
       ·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7-48页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8页
       ·致死温度和时间的测定第48-49页
     ·菠萝烂果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9-52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9页
       ·pH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9-50页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0页
       ·氮源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0-51页
       ·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1页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1页
       ·致死温度和时间的测定第51-52页
     ·菠萝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52-55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2-53页
       ·pH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3页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3-54页
       ·氮源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4页
       ·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4页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54页
       ·致死温度和时间的测定第54-55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真菌病原第55-57页
     ·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5页
     ·病原菌基因组rDNA-ITS序列扩增第55页
     ·菌液PCR检测结果第55-56页
     ·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分析第56-57页
   ·病毒病害的分子检测第57-62页
     ·样本总RNA的提取第57-58页
     ·RT-CR检测病毒种类第58-59页
     ·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分析第59-62页
   ·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第62-68页
     ·多重RT-PCR引物特异性检测与目的序列分析第62-64页
     ·单重RT-PCR反应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4-65页
     ·多重RT-PCR体系反应因子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5-67页
       ·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5页
       ·dNTPs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5-66页
       ·Taq酶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6页
       ·延伸时间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6页
       ·PCR循环次数梯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6-67页
     ·多重RT-PCR体系灵敏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7-6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A第81-82页
附录B第82-84页
附录C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MCP与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果实成熟软化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