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香蕉论文

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引言与文献综述第13-24页
   ·引言第13页
   ·植物组织培养影响因素概述第13-18页
     ·外植体的选择第14页
     ·消毒处理第14页
     ·培养基的组成第14-16页
     ·培养方式第16-17页
     ·培养环境第17-18页
   ·简化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培养基的简化第18页
     ·培养条件的简化第18-19页
   ·新型组培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降低培养基糖含量第19页
     ·去除部分有机物第19页
     ·无糖培养技术第19-20页
     ·开放式组织培养技术第20-21页
   ·香蕉组培苗生产现状第21-22页
   ·课题的研究思路、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1 香蕉组培影响因素的优化第24-27页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第24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培养条件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7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24页
     ·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第24-25页
     ·不同切割方法对继代培养增殖系数的影响第25页
     ·间歇光照对增殖与生根培养的影响第25页
     ·培养基pH、蔗糖、琼脂含量对增殖培养的影响第25页
     ·培养基pH、蔗糖、琼脂含量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培养基胶凝物对生根率的影响第26页
     ·生根苗的再增殖挽救第26-27页
 2 开放式组培抑菌剂的筛选第27-28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试剂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页
     ·自然落菌实验第28页
     ·人工接菌实验第28页
 3 开放式香蕉组培体系的建立第28-30页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0页
     ·开放式组培体系的培养基制备方法第28页
     ·开放式组培体系的接种方法第28-29页
     ·接种器具的消毒第29页
     ·开放式组培次氯酸钠抑菌有效浓度的确定第29页
     ·开放式接种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方法第29-30页
 4 香蕉开放式组培体系的优化第30-33页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3页
     ·培养基的制备与接种第30-31页
     ·香蕉增殖培养最佳次氯酸钠浓度的筛选第31页
     ·开放式组培增殖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第31-32页
     ·香蕉生根培养最佳次氯酸钠浓度的筛选第32页
     ·开放式组培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第32-33页
     ·增殖与生根最佳培养基验证实验第33页
 5 开放式香蕉组培生理生化研究第33-36页
   ·实验材料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6页
     ·可溶性糖的测定第33-34页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34页
     ·POD酶活性的测定第34-35页
     ·SOD酶活性的测定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6-55页
 1 香蕉组培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6-41页
   ·切割方法对增殖系数的影响第36页
   ·间歇光照对增殖培养的影响第36-37页
   ·培养基蔗糖、琼脂含量、pH对增殖培养的影响第37-38页
   ·培养基蔗糖、琼脂含量、pH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培养基胶凝剂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第39-40页
   ·激素配比对生根苗的再增殖挽救的影响第40-41页
 2 开放式组培抑菌剂的筛选第41-44页
   ·不同种类与浓度消毒剂培养基室内自然落菌试验第41-42页
   ·次氯酸钠培养基人工接菌有效浓度试验第42-44页
 3 开放式香蕉组培体系的建立第44-46页
   ·接种器具的消毒第44页
   ·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对培养基污染率的影响第44页
   ·开放式接种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方法第44-46页
 4 香蕉开放式组培体系的优化第46-51页
   ·香蕉增殖培养最佳次氯酸钠浓度的筛选第46页
   ·开放式组培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第46-48页
   ·香蕉生根培养最佳次氯酸钠浓度的筛选第48-49页
   ·香蕉生根培养最佳次氯酸钠浓度的筛选第49-50页
   ·增殖与生根最佳培养基的验证第50-51页
 5 开放式香蕉组培生理生化研究第51-55页
   ·香蕉增殖培养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第51-52页
   ·香蕉增殖培养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52-53页
   ·香蕉增殖培养POD酶活性动态变化第53页
   ·香蕉增殖培养SOD酶活性动态变化第53-55页
第四章 讨论第55-67页
 1 香蕉组培影响因素的考察第55-59页
   ·切割方法对增殖的影响第55页
   ·光照对组织成本的影响第55-56页
   ·培养基成分对香蕉增殖与生根培养的影响第56-58页
     ·蔗糖含量第56-57页
     ·琼脂含量第57页
     ·酸碱度第57-58页
   ·不同培养基质对香蕉生根培养的影响第58-59页
   ·激素配比对生根苗的再增殖的影响第59页
 2 不同含氯消毒剂的选取第59-60页
 3 开放式组培体中次氯酸钠的使用第60-61页
 4 次氯酸钠开放组培增殖培养基优化第61-62页
 5 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第62-63页
 6 开放式组培体系程序及与传统组培方式成本比较第63-64页
   ·开放式组培与传统组培的技术环节对照第63-64页
   ·开放式组培与传统组培的成本对照第64页
 7 开放式组培生理生化变化第64-66页
   ·香蕉开放组培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64页
   ·香蕉开放式组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64-65页
   ·香蕉增殖培养中POD与SOD酶活性的变化第65页
   ·开放式组培中POD与SOD活性的变化第65-66页
 8 开放式组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缩略语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省菠萝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病原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文心兰工厂化育苗变异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