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公众满意度测量方法与模型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3 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 第16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研究范畴 | 第20-23页 |
2.1.1 大部制改革 | 第20-22页 |
2.1.2 公众满意度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大部制改革的绩效评估 | 第23-25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3 大部制改革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及评价指标 | 第26-34页 |
3.1 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潜在变量设置 | 第26-28页 |
3.2 各结构变量间的相关性及假设 | 第28-29页 |
3.3 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模型的观测变量设置 | 第29-31页 |
3.4 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3.5 顺德区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的问卷设计 | 第31页 |
3.6 问卷发放、回收及有效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 第31-33页 |
3.6.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1-32页 |
3.6.2 有效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 第32-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顺德区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34-54页 |
4.1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4-35页 |
4.1.1 信度检验 | 第34-35页 |
4.1.2 效度检验 | 第35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4.3 差距衡量分析 | 第38-39页 |
4.3.1 公众期望与感知质量的差距衡量分析 | 第38页 |
4.3.2 改革前感知质量与改革后感知质量的差距衡量分析 | 第38-39页 |
4.4 结构方程介绍及结构方程模型 | 第39-41页 |
4.4.1 结构模型方程简述 | 第39-40页 |
4.4.2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测评结构方程模型 | 第40-41页 |
4.5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拟合度分析 | 第41-49页 |
4.5.1 模型基本适配性检验 | 第41-45页 |
4.5.2 模型修正 | 第45-46页 |
4.5.3 测评模型内在适配度检验 | 第46-48页 |
4.5.4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整体拟合性分析 | 第48-49页 |
4.6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6.1 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49-50页 |
4.6.2 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50-51页 |
4.7 顺德大部制改革公众满意度(CSI)计算 | 第51-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5.2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大部制改革改进讨论 | 第54-5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