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志愿活动:探索安置社区治理的有效实现形式--以福建天竺社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3-16页
        (一) 拆迁安置农村社区第13-14页
        (二) 社区志愿服务第14页
        (三) 理论基础第14-16页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6-17页
        (一) 研究框架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社区概况第17-18页
第二章 志愿服务的背景:“拼凑组装”社区的治理困境第18-27页
    一、“被上楼”的委屈:社区居民埋怨不断第18-21页
        (一) “生活环境突变”:对“上楼”生活的不适应第18-19页
        (二) “生活面临震荡”:对维持社区生活的担忧第19-21页
    二、“陌生人社会”的磨合:成员结构复杂脆弱第21-23页
        (一) “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第21-22页
        (二) 社区老龄化特征明显第22页
        (三) 居民风俗习惯存在冲突第22-23页
    三、并村安置管理的困难:干部群众基础薄弱第23-24页
        (一) 社区干部多为镇政府直接任命第23-24页
        (二) 党员组织陷入分散管理的窘境第24页
    四、政府和社区的努力:网格化管理略作铺垫第24-27页
        (一) “四化”网格管理细化服务第24-25页
        (二) 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职责第25-27页
第三章 志愿服务的萌芽:以广场舞为载体促进社区融合第27-35页
    一、“舞出来的好邻里”:社区居民自发开展文艺活动第27-30页
        (一) 同村广场舞“小团体”的形成第27-28页
        (二) 多村居民舞蹈队伍的融合第28-29页
        (三) 社区舞蹈队的成立第29-30页
    二、“给舞蹈来点伴奏”:社区助力文艺队伍壮大发展第30-33页
        (一) 社区工作者的深入动员第30-31页
        (二) 多个文艺团队相继成立第31-33页
    三、“不止关注文艺”:文艺骨干带头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第33-35页
        (一) 志愿服务稳基础:文艺互动中产生“社区精英”第33-34页
        (二) 志愿服务新契机:文艺骨干带头帮助独居老人第34-35页
第四章 志愿服务的开展:多样志愿活动带动社区治理第35-47页
    一、从“单一”到“多样”:社区志愿活动日益丰富第35-39页
        (一) 主动帮助空巢、孤寡老人第35-37页
        (二) 积极照顾残疾人日常起居第37-38页
        (三) 多样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发展第38-39页
    二、从“业余”到“专业”:社区志愿服务渐成规模第39-42页
        (一) 成立“正规军”:多支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第39-41页
        (二) 规范化管理: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设立第41-42页
    三、从“服务”到“治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相互促进第42-47页
        (一) 向社区自治前进:社区发展协会的成立第42-44页
        (二) 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第44-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探讨第47-53页
    一、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新逻辑第47-50页
        (一) “共同体”意识是社区治理的基础第47-48页
        (二) 社区组织是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第48-49页
        (三) 政府引导是社区治理的有力支撑第49-50页
    二、撬动社区自我服务的探索第50-51页
        (一) 凝聚共同精神,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潜能第50页
        (二) 强化政府引导,寻求治理和服务的双赢第50-51页
        (三) 借鉴志工经验,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方式第51页
    三、个案的局限和不足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散文英译中译者适应性选择--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下一篇:日本综合商社的国际战略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