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农村青年人际传播的影响--以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镇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2.2 关于农村人际传播的研究 | 第13页 |
2.3 关于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理论基础概述 | 第14-15页 |
3.1 "创新扩散"理论 | 第14页 |
3.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相关变量及假设 | 第17-20页 |
一、社交媒体在农村青年中的使用情况 | 第17-19页 |
1.1 心理变量 | 第17-18页 |
1.2 人口变量 | 第18-19页 |
二、社交媒体对农村青年人际传播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一、农村青年社交媒体使用基本情况分析 | 第20-28页 |
1.1 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基本描述 | 第20-24页 |
1.2 心理变量 | 第24-27页 |
1.3 人口变量 | 第27-28页 |
二、 农村青年人际传播基本情况描述 | 第28-31页 |
2.1 传播方式 | 第28-29页 |
2.2 传播频率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社交媒体对农村青年人际传播的影响 | 第31-35页 |
一、对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对传播方式的影响 | 第32页 |
三、对传播频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四、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40页 |
一、提高农村青年对社交媒体的理性认识 | 第38页 |
二、提高农村青年的媒介素养 | 第38页 |
三、引导网上网下相结合 | 第38-39页 |
四、充分发挥家庭功能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