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激光冲击加工技术 | 第11-13页 |
1.1.1 激光冲击强化 | 第11-12页 |
1.1.2 激光冲击成形 | 第12-13页 |
1.2“膜基结构”材料 | 第13-14页 |
1.3 研究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 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激光诱导冲击波的形成 | 第18-21页 |
2.1.1 冲击波的形成机理 | 第18页 |
2.1.2 冲击波的物理特性 | 第18-20页 |
2.1.3 激光诱导冲击波峰值压力估算 | 第20-21页 |
2.2 激光诱导冲击波的传输 | 第21-25页 |
2.2.1 冲击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输与衰减 | 第21-22页 |
2.2.2 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的传输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的检测 | 第26-36页 |
3.1 实验装置和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3.2 典型冲击波检测信号分析 | 第27-29页 |
3.3 单、双层材料中冲击波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3.1 单层材料中冲击波信号 | 第30-32页 |
3.3.2“膜基结构”材料中冲击波信号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的数值研究 | 第36-47页 |
4.1 ABAQUS软件 | 第36-37页 |
4.2 数值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4.2.1 模型建立与“膜层-基体”阻抗的选择 | 第37页 |
4.2.2 膜层厚度的选择 | 第37-38页 |
4.2.3 本构模型的选择与网格的划分 | 第38-3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4.3.1 “膜层-基体”阻抗匹配模式对冲击波传输的影响规律 | 第39-42页 |
4.3.2 数值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42-44页 |
4.3.3 膜层厚度对冲击波传输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剩余吸收层”对冲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7-56页 |
5.1 激光冲击技术中“膜基结构”的形成机理 | 第47页 |
5.2 “剩余吸收层”对冲击强化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7-54页 |
5.2.1 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 | 第48页 |
5.2.2“剩余吸收层”厚度对冲击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5.2.3“剩余吸收层”阻抗对冲击效果的影响 | 第50-53页 |
5.2.4 冲击波检测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