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监视、报警、故障诊断系统论文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7页
    §1.1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关键性问题第8-9页
    §1.2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常用方法第9-10页
    §1.3 非平稳信号消噪第10-11页
    §1.4 谐波实时检测第11页
    §1.5 小波理论及其在FDD中的应用第11-17页
        §1.5.1 小波理论的发展及其基本内容第12-13页
        §1.5.2 FDD中的小波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第13-14页
        §1.5.3 小波分析存在的问题第14-17页
    §1.6 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第17-18页
        §1.6.1 异步电机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技术第17页
        §1.6.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18页
    §1.7 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第18-20页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2页
        §1.8.1 选题意义及技术难点第20-21页
        §1.8.2 本文主要结构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二章 非平稳信号消噪方法及改进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第27-28页
    §2.3 多尺度综合小波消噪新算法第28-33页
        §2.3.1 信号和噪声的多尺度数学机理第29页
        §2.3.2 多尺度综合小波消噪新算法第29-33页
    §2.4 仿真分析第33-37页
        §2.4.1 典型非平稳信号的消噪第33-36页
        §2.4.2 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第36-37页
    §2.5 结论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实时谐波消去法的理论及应用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实时谐波消去法的基本原理第40-41页
    §3.3 锁相环电路相位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第41-43页
    §3.4 仿真分析及讨论第43-50页
    §3.5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新型复值小波的故障信号分析第53-89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改进的谐波小波及其应用研究第53-74页
        §4.2.1 谐波小波特性分析及其存在问题第54-56页
        §4.2.2 谐波小波的改进第56-60页
        §4.2.3 时频特性及滤波性能分析第60-65页
        §4.2.4 改进的谐波小波应用分析第65-74页
    §4.3 半复小波理论及应用研究第74-86页
        §4.3.1 半复小波的生成第74-77页
        §4.3.2 半复小波单向递推快速算法第77-79页
        §4.3.3 参数可调的半复小波及其时频特性分析第79-80页
        §4.3.4 基于半复小波的故障信号分析第80-86页
    §4.4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五章 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的仿真研究第89-108页
    §5.1 引言第89页
    §5.2 异步电机定转子故障综合诊断第89-105页
        §5.2.1 异步电机定子故障诊断第90-95页
            §5.2.1.1 基于半复小波的异步电机定子故障的实时检测第90-94页
            §5.2.1.2 采用实时谐波消去法提取故障特征谐波第94-95页
        §5.2.2 异步电机转子故障诊断第95-105页
            §5.2.2.1 基于半复小波的转子断条故障实时检测第96页
            §5.2.2.2 利用实时谐波消去法提取转子断条故障特征第96-99页
            §5.2.2.3 用起动电流检测转子断条故障第99-105页
    §5.3 结论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六章 基于半复小波的高频共振分析第108-120页
    §6.1 引言第108页
    §6.2 高频共振分析法及其基本原理第108-110页
    §6.3 基于半复小波轴承高频共振分析法研究第110-115页
        §6.3.1 基于半复小波的包络解调第110-113页
        §6.3.2 高频固有振动频率的确定第113-115页
    §6.4 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构成及实验研究第115-118页
        §6.4.1 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第115-116页
        §6.4.2 实验分析第116-118页
    §6.5 结论第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2页
    §7.1 论文总结第120页
    §7.2 展望及设想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麒麟鸡(卷毛鸡)肉用性能及A-FABP、EX-FABP基因与肌内脂肪含量关联性分析
下一篇:乌贼墨多糖缓解环磷酰胺介导小鼠卵巢早衰的免疫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