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中国另类传播研究--以“文革”手抄本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0.1 另类传播的含义 | 第8页 |
0.2 另类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3 文革中存在另类传播现象 | 第9-12页 |
1“文革”时期另类传播概述 | 第12-20页 |
1.1“大字报” | 第12-13页 |
1.2“文革”手抄本 | 第13-15页 |
1.3 地下沙龙 | 第15-16页 |
1.4 地下诗歌 | 第16-18页 |
1.5 知青歌曲 | 第18-20页 |
2“文革”时期手抄本传播类型 | 第20-24页 |
2.1 先锋色彩的现代性小说 | 第20-21页 |
2.2 侦探、反特、惊悚类小说 | 第21-22页 |
2.3 情爱主题小说 | 第22页 |
2.4 涉“性”小说 | 第22-24页 |
3“文革”时期手抄本传播特点 | 第24-31页 |
3.1 传播内容不同 | 第24-26页 |
3.2 传播渠道不同 | 第26-28页 |
3.3 传受者身份多重性 | 第28-31页 |
4“文革”时期手抄本风行的反抗意义 | 第31-36页 |
4.1 对空无虚幻的反抗 | 第31-32页 |
4.2 对文化荒漠的反抗 | 第32-33页 |
4.3 对人性压制的反抗 | 第33-34页 |
4.4 对文化专制的反抗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