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0 绪论 | 第8-11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 中国电影的产生 | 第11-12页 |
2 七七事变之前、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电影发展情况 | 第12-20页 |
2.1 1937年前中国电影发展水平 | 第12-16页 |
2.1.1 影片技术 | 第12-14页 |
2.1.2 影片类型 | 第14-16页 |
2.2 1945年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电影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2.2.1 镜头技巧的运用 | 第16-17页 |
2.2.2 影片类型 | 第17-18页 |
2.3 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 第18-20页 |
2.3.1 吸收了40年代国际经验 | 第18-19页 |
2.3.2 自身的努力成为电影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 第19页 |
2.3.3“满映”与“孤岛”电影的影响 | 第19-20页 |
3 被遗忘的“满映” | 第20-27页 |
3.1 满映成立的背景与目的 | 第20-21页 |
3.2 “满映”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第21-27页 |
3.2.1 李香兰 | 第21-23页 |
3.2.2“满映”理事长——甘粕 | 第23页 |
3.2.3“满映”作品 | 第23-27页 |
4 被忽略的“孤岛”电影 | 第27-31页 |
4.1 “孤岛”电影繁荣的背景以及原因 | 第27-28页 |
4.2 “孤岛”时期电影作品 | 第28-29页 |
4.3 “孤岛”电影人 | 第29-31页 |
5 “满映”与“孤岛”电影对中国电影史的影响 | 第31-36页 |
5.1 “满映”被接收,建成东北电影制片厂 | 第31页 |
5.2 “孤岛”电影对中国电影史的影响 | 第31-34页 |
5.2.1 “孤岛”电影写实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5.2.2 “孤岛”时期电影人员重新进入电影界 | 第33页 |
5.2.3 “孤岛”电影商业追求的影响 | 第33-34页 |
5.3 “满映”与“孤岛”电影为战后电影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