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双位编码”评分与SOLO评分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初中物理开放题评分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关键词的界定第11-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4 研究设计第16-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工具第16-18页
        1.4.3 被试的选取第18-19页
        1.4.4 测试、评卷、访谈与调查程序第19页
        1.4.5 评分标准的制定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SOLO分类理论第21-23页
        2.1.1 SOLO分类理论介绍第21-22页
        2.1.2 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第22-23页
    2.2 双位编码评分技术第23-27页
        2.2.1 双位编码简介第23-25页
        2.2.2 双位编码的应用第25-27页
3. 两种评分方法的质性比较第27-34页
    3.1 评价理念第27页
    3.2 评分标准框架的建立过程第27-28页
        3.2.1 SOLO评分标准的建立第27-28页
        3.2.2 双位编码评分标准的建立第28页
    3.3 评分标准框架等级水平比较分析第28-30页
    3.4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30-34页
4. 两种评分方法的量化比较第34-59页
    4.1 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统计第34-40页
    4.2 评分者间的信度比较第40-49页
        4.2.1 相关系数分析比较第40-45页
        4.2.2 具体编码分析比较第45-49页
    4.3 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对物理教学的指导比较第49-52页
    4.4 两种评分结果对于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的有效性比较第52-56页
    4.5 SOLO分类理论在物理开放性试题评分的适用性分析第56页
    4.6 两种评分方法的评价第56-59页
        4.6.1 评分者的评价第56-57页
        4.6.2 有经验的物理教师的评价第57-59页
5. 结果讨论与建议第59-63页
    5.1 研究结论第59-60页
    5.2 对物理开放题及其评分的建议第60-61页
    5.3 对物理教学的建议第61页
    5.4 讨论与反思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85页
    附录一:评分标准第65-77页
    附录二 访谈记录选段第77-84页
    附录三 测试过程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一篇:基于双目视觉的驾驶员头部特征点统计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