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1章 消费者后悔权基本理论问题 | 第13-20页 |
1.1 消费者后悔权的概念 | 第13-14页 |
1.2 消费者后悔权的性质界定 | 第14-15页 |
1.3 消费者后悔权与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5-18页 |
1.3.1 消费者后悔权与《合同法》相关制度——撤销权、解除权的关系 | 第15-16页 |
1.3.2 消费者后悔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制度——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的关系 | 第16-17页 |
1.3.3 消费者后悔权与《产品质量法》相关制度——产品召回、退货权的关系 | 第17-18页 |
1.4 消费者后悔权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4.1 契约自由与实质正义理论 | 第18-19页 |
1.4.2 利益平衡与倾斜保护理论 | 第19页 |
1.4.3 国家干预与资源配置理论 | 第19-20页 |
第2章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的立法状况及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第20-29页 |
2.1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的立法状况 | 第20-24页 |
2.1.1 地方立法率先对后悔权作出规定 | 第20-21页 |
2.1.2 国务院行政法规及商务部部门规章对后悔权的立法推进 | 第21-22页 |
2.1.3 2013年《消法》对后悔权的正式确立 | 第22-23页 |
2.1.4 201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对后悔权的进一步规制 | 第23-24页 |
2.2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第24-29页 |
2.2.1 适用范围相对狭窄 | 第24-25页 |
2.2.2 经营者相关义务规制不足 | 第25-26页 |
2.2.3 适用条件规定模糊 | 第26-27页 |
2.2.4 消费者权利滥用规制缺失 | 第27页 |
2.2.5 消费者权利行使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27-29页 |
第3章 消费者后悔权的域外立法考察 | 第29-39页 |
3.1 英美法系对后悔权制度的主要规定——以美国、英国为例 | 第29-32页 |
3.1.1 美国——“冷静期”制度 | 第29-30页 |
3.1.2 英国——“取消权”制度 | 第30-32页 |
3.2 大陆法系对后悔权制度的主要规定——以德国、法国为例 | 第32-34页 |
3.2.1 德国——“撤回权” | 第32-34页 |
3.2.2 法国——“后悔权”制度 | 第34页 |
3.3 欧盟对后悔权制度的主要规定 | 第34-37页 |
3.3.1 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3.3.2 适用期间 | 第35-36页 |
3.3.3 经营者告知义务 | 第36页 |
3.3.4 行使方式 | 第36-37页 |
3.4 消费者后悔权域外立法经验分析 | 第37-39页 |
3.4.1 适用范围广泛 | 第37页 |
3.4.2 适用规则细化 | 第37页 |
3.4.3 法律后果明晰 | 第37-39页 |
第4章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完善 | 第39-47页 |
4.1 后悔权适用范围的完善 | 第39-40页 |
4.1.1 扩大后悔权的适用领域 | 第39-40页 |
4.1.2 细化“不宜退货商品”范围,限制兜底条款滥用 | 第40页 |
4.2 后悔权行使规则的完善 | 第40-43页 |
4.2.1 增加经营者告知义务 | 第40-41页 |
4.2.2 完善后悔权的行使期限 | 第41页 |
4.2.3 明确行使权利的方式 | 第41-42页 |
4.2.4 细化退货费用 | 第42页 |
4.2.5 完善商品“完好”标准的界定 | 第42-43页 |
4.3 后悔权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完善 | 第43-44页 |
4.3.1 明确消费者的责任 | 第43页 |
4.3.2 强化经营者的责任 | 第43-44页 |
4.3.3 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 | 第44页 |
4.4 后悔权行使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44-47页 |
4.4.1 拓展消费者协会的职能 | 第45页 |
4.4.2 完善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 | 第45页 |
4.4.3 创设独立的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 | 第45-46页 |
4.4.4 完善消费者诉讼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