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0-19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第14-17页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论选择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概说 | 第19-30页 |
一、领导干部及领导干部管理机制 | 第19-25页 |
(一) “干部”词源学涵义 | 第19-20页 |
(二) 领导干部的定义 | 第20-22页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第22页 |
(四) 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 | 第22-25页 |
二、领导干部的主要特征 | 第25-30页 |
(一) 领导干部的历史特征 | 第25-26页 |
(二) 领导干部的政治特征 | 第26-27页 |
(三) 领导干部的社会特征 | 第27-28页 |
(四) 领导干部的时代特征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及中外知识借鉴 | 第30-60页 |
一、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借鉴 | 第30-38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 | 第30-33页 |
(二) 中国三代领导人关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33-36页 |
(三) 中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借鉴 | 第36-38页 |
二、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借鉴 | 第38-51页 |
(一)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38-47页 |
(二)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的经验 | 第47-49页 |
(三)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49-51页 |
三、国外官员管理机制借鉴 | 第51-60页 |
(一) 英国文官的管理机制分析 | 第51-53页 |
(二) 美国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分析 | 第53-55页 |
(三) 日本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分析 | 第55-56页 |
(四) 前苏联干部管理机制分析 | 第56-60页 |
第三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第60-79页 |
一、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发展与演变 | 第60-74页 |
(一)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初步形成 | 第60-63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发展 | 第63-67页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扭曲和破坏 | 第67-69页 |
(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改革 | 第69-71页 |
(五) 新世纪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 第71-74页 |
二、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绩效分析 | 第74-79页 |
(一)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74-77页 |
(二)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77-79页 |
第四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相关因素分析 | 第79-101页 |
一、政治因素分析 | 第79-85页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党的领导 | 第79-80页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政治民主 | 第80-82页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依法治国 | 第82-85页 |
二、经济因素分析 | 第85-91页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85-87页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科学发展观 | 第87-89页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经济全球化 | 第89-91页 |
三、文化因素分析 | 第91-96页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91-93页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先进文化建设 | 第93-95页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科教兴国 | 第95-96页 |
四、社会因素分析 | 第96-101页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风气 | 第96-98页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第98-99页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稳定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体系建设研究 | 第101-198页 |
一、领导干部选拔机制 | 第101-112页 |
(一) 领导干部选拔的含义 | 第102页 |
(二) 领导干部选拔的原则 | 第102-104页 |
(三) 领导干部选拔的标准 | 第104-105页 |
(四) 领导干部选拔的方法 | 第105-106页 |
(五) 领导干部选拔的问题分析 | 第106-107页 |
(六) 领导干部选拔的对策思考 | 第107-112页 |
二、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 | 第112-124页 |
(一) 领导干部考核的原理 | 第112-113页 |
(二) 领导干部考核的流程 | 第113-115页 |
(三) 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 | 第115-117页 |
(四) 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法 | 第117-119页 |
(五) 领导干部考核的现状及问题 | 第119-120页 |
(六) 领导干部考核的改进和创新 | 第120-124页 |
三、领导干部的培养机制 | 第124-140页 |
(一) 领导干部培养的紧迫性 | 第125-126页 |
(二) 领导干部培养的内容 | 第126-130页 |
(三) 领导干部培养的方法途径 | 第130-132页 |
(四) 领导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 | 第132-134页 |
(五) 领导干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第134-140页 |
四、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 | 第140-157页 |
(一) 领导干部监督的基本内涵 | 第140-142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的基本内容 | 第142-144页 |
(三) 领导干部监督的方法途径 | 第144-148页 |
(四) 领导干部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 第148-157页 |
五、领导干部的竞争激励机制 | 第157-173页 |
(一)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理论依据 | 第157-160页 |
(二)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基本功能 | 第160-161页 |
(三)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原则 | 第161-165页 |
(四)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方法 | 第165-169页 |
(五) 完善领导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基本构想 | 第169-173页 |
六、领导干部的新陈代谢机制 | 第173-186页 |
(一) 领导干部的新陈代谢解析 | 第174-176页 |
(二)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相关因素 | 第176-178页 |
(三)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经验分析 | 第178-180页 |
(四)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问题分析 | 第180-181页 |
(五) 完善领导干部新陈代谢机制的途径 | 第181-186页 |
七、领导干部的权益保障机制 | 第186-198页 |
(一)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基本内涵 | 第186-187页 |
(二)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基本内容 | 第187-189页 |
(三)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9-192页 |
(四)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机制的改进和完善 | 第192-198页 |
结语 | 第198-204页 |
附表 | 第204-20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6-2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213-214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214-218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218页 |
后记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