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第一部分 正常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超声观测 | 第14-41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 仪器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8-32页 |
2.1 内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18页 |
2.2 多普勒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18-3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2-3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第二部分 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诊断 | 第41-76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1.2 仪器与方法 | 第42页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42-43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43-64页 |
2.1 诊断结果 | 第43页 |
2.2 超声切面显示率比较 | 第43页 |
2.3 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 第43-44页 |
2.4 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 | 第44页 |
2.5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STIC技术比较 | 第44页 |
2.6 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包括狭窄或闭锁)胎儿与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 第44-6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64-7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三部分 三血管观对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 第76-91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77页 |
1.2 仪器 | 第77页 |
1.3 方法 | 第77-78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78-81页 |
2.1 诊断结果 | 第78页 |
2.2 合并畸形 | 第78页 |
2.3 随访结果 | 第78-8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81-8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综述 | 第91-9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