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7-31页 |
1.1 材料 | 第7-9页 |
1.1.1 菌株来源 | 第7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7-8页 |
1.1.3 仪器设备 | 第8-9页 |
1.2 方法 | 第9-31页 |
1.2.1 主要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0-13页 |
1.2.3 实验方法 | 第13-31页 |
1.2.3.1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第13页 |
1.2.3.2 细菌的鉴定及药敏 | 第13-14页 |
1.2.3.3 金属酶的表型筛查实验 | 第14页 |
1.2.3.4 bla_(NDM-1)阳性标本的筛查 | 第14-15页 |
1.2.3.5 阳性菌株基因组的提取 | 第15页 |
1.2.3.6 PCR 扩增其他相关耐药基因 | 第15-18页 |
1.2.3.7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 第18-21页 |
1.2.3.8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 第21-22页 |
1.2.3.9 液相接合实验 | 第22-25页 |
1.2.3.10 bla_(NDM)基因杂交定位 | 第25-31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31-45页 |
2.1 细菌的鉴定、药敏和金属酶的表型筛查实验结果 | 第31页 |
2.2 临床株耐药基因的PCR扩增、质粒的接合和接合子的基因结果 | 第31-32页 |
2.3 接合子的特性和药敏结果 | 第32-39页 |
2.4 质粒复制子分型和 Southern 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结果 | 第39-41页 |
2.5 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 | 第41-45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综述 | 第5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