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大数据网络的基本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 第14-22页 |
2.1 大数据网络的基本概述 | 第14-19页 |
2.1.1 大数据网络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大数据的特点 | 第15-17页 |
2.1.3 大数据的功能 | 第17-19页 |
2.2 大数据网络的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2.2.1 用户规模 | 第19-20页 |
2.2.2 涉及领域 | 第20-22页 |
3 大数据网络时代推进群众路线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 第22-28页 |
3.1 大数据网络时代推进群众路线的意义 | 第22-25页 |
3.1.1 有利于扩大社情民意的收集范围,增强群众工作权威性 | 第22页 |
3.1.2 有利于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 第22-23页 |
3.1.3 有利于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增加群众工作的准确性 | 第23-24页 |
3.1.4 有利于群众工作的量化,强化群众工作的反馈机制 | 第24页 |
3.1.5 有利于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高群众工作的前瞻性 | 第24-25页 |
3.2 大数据网络时代落实群众路线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8页 |
3.2.1 大数据网络的用户覆盖范围广阔 | 第25-26页 |
3.2.2 大数据网络可推进群众路线 | 第26页 |
3.2.3 群众普遍接受网络政治参与 | 第26-28页 |
4 大数据网络推进群众路线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28-31页 |
4.1 党的执政能力受到挑战 | 第28页 |
4.2 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薄弱 | 第28-29页 |
4.3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缺乏 | 第29-31页 |
5 大数据网络推进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 第31-39页 |
5.1 大数据网络推进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5.1.1 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原则 | 第31页 |
5.1.2 公开性与安全性结合原则 | 第31-32页 |
5.1.3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 第32页 |
5.2 大数据网络推进群众路线的对策 | 第32-39页 |
5.2.1 加强领导干部的数据素养 | 第32-34页 |
5.2.2 加强大数据技术人才对接 | 第34-36页 |
5.2.3 搭建良性的新兴互联网平台 | 第36-37页 |
5.2.4 完善大数据网络相关法律法规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