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时间价值估算方法分类及适用性分析 | 第14-20页 |
2.1 时间价值估算方法分类 | 第14-16页 |
2.2 时间价值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 第16-19页 |
2.3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算方法框架研究 | 第20-25页 |
3.1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的含义 | 第20-21页 |
3.1.1 时间价值的含义理解 | 第20-21页 |
3.1.2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的内涵解释 | 第21页 |
3.2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模型框架研究 | 第21-23页 |
3.2.1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3.2.2 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所考虑的因素 | 第22-23页 |
3.2.3 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技术特征 | 第23页 |
3.3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算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3.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面向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算模型的调查方案设计 | 第25-34页 |
4.1 调查方法分析 | 第25-27页 |
4.1.1 RP调查 | 第25-26页 |
4.1.2 SP调查 | 第26页 |
4.1.3 SP调查与RP调查的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4.2 调查目的和内容 | 第27-28页 |
4.3 方案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4.4 调查属性设计 | 第29-32页 |
4.4.1 调查对象分类 | 第29页 |
4.4.2 交通方式的属性 | 第29-30页 |
4.4.3 情境组合设计 | 第30-31页 |
4.4.4 问卷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4.5 样本容量 | 第32-33页 |
4.6 数据质量保证措施 | 第33页 |
4.7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示例分析 | 第34-51页 |
5.1 调查对象分类 | 第34页 |
5.2 情景组合设计 | 第34-41页 |
5.3 数据采集和处理 | 第41-44页 |
5.3.1 实际居民意愿调查情况介绍 | 第41页 |
5.3.2 有效样本数量 | 第41-44页 |
5.4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算 | 第44-47页 |
5.5 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的估算结果进行分析 | 第47-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 | 第56-58页 |
附录B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