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综合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线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合理规模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规模经济理论产生与发展 | 第18-19页 |
2.2 规模经济定义及层次划分 | 第19-20页 |
2.3 高速公路行业属性及特点 | 第20-23页 |
2.3.1 高速公路具有自然垄断的准公共物品性 | 第20-21页 |
2.3.2 高速公路具有规模收益的递增性 | 第21-22页 |
2.3.3 高速公路具有资金密集性 | 第22页 |
2.3.4 高速公路具有级差效益性 | 第22-23页 |
2.4 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分析 | 第23-26页 |
2.4.1 高速公路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 | 第23-24页 |
2.4.2 高速公路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 第24页 |
2.4.3 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24-25页 |
2.4.4 高速公路提高了通行者经济效益 | 第25-26页 |
2.5 基础性行业规模经济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合理规模预测思路与方法 | 第29-37页 |
3.1 规模经济研究的一般思路 | 第29-30页 |
3.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测度思路 | 第30-31页 |
3.2.1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的特征 | 第30-31页 |
3.2.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测度思路——总投入总产出分析 | 第31页 |
3.3 规模经济测度方法及比较 | 第31-33页 |
3.3.1 规模经济测度方法 | 第31-33页 |
3.3.2 规模经济测度方法比较 | 第33页 |
3.4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测度方法 | 第33-36页 |
3.4.1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测度方法 | 第34页 |
3.4.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区间测度方法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现状分析—以陕西高速集团为例 | 第37-44页 |
4.1 陕西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 第37-38页 |
4.2 陕西收费公路市场规模 | 第38-40页 |
4.2.1 陕西收费公路行业市场总规模 | 第38-40页 |
4.2.2 陕西收费经营公路规模现状 | 第40页 |
4.3 高速公路企业的实际运营规模 | 第40-42页 |
4.3.1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简介 | 第41页 |
4.3.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 | 第41-42页 |
4.4 规模现状问题分析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合理规模测度 | 第44-57页 |
5.1 合理规模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7页 |
5.1.1 合理规模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4-45页 |
5.1.2 合理规模测度指标选择 | 第45-47页 |
5.2 合理规模测度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5.2.1 相关资料的采集与说明 | 第47页 |
5.2.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规模经济测度 | 第47-50页 |
5.2.3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合理规模区间预测 | 第50-54页 |
5.3 高速公路企业规模经济水平评价与发展建议 | 第54-55页 |
5.3.1 规模经济水平现状评价 | 第54-55页 |
5.3.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发展建议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7页 |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57-5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