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常规冷却塔概述 | 第16-18页 |
1.3 高位收水冷却塔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8-23页 |
1.3.1 高位收水冷却塔概况 | 第18-20页 |
1.3.2 高位收水冷却塔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3 冷却塔热力计算 | 第21-23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23-25页 |
2 高位收水冷却塔传热传质基础 | 第25-37页 |
2.1 冷却塔内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1.1 对流传热 | 第25页 |
2.1.2 对流传质 | 第25-26页 |
2.2 冷却塔数值计算的控制微分方程 | 第26-28页 |
2.2.1 空气运动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2.2.2 冷却水运动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2.3 冷却塔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 | 第28-35页 |
2.3.1 冷却塔内传热传质模型 | 第29-33页 |
2.3.2 冷却塔内阻力模型 | 第33-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3 高位收水冷却塔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7-47页 |
3.1 高位收水冷却塔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3.1.1 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3.1.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3.2 计算模型用于实际塔的计算结果验证及分析 | 第40-44页 |
3.2.1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的计算验证 | 第40-41页 |
3.2.2 收水器数学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 | 第41-42页 |
3.2.3 基于实际塔设计数据的计算结果验证 | 第42-43页 |
3.2.4 计算结果的网格独立性验证 | 第43-44页 |
3.3 小结 | 第44-47页 |
4 高位收水冷却塔的传热传质性能计算分析 | 第47-69页 |
4.1 单塔无环境自然侧风时的计算分析 | 第47-57页 |
4.1.1 无风时冷却塔性能保证工况性能计算 | 第47-54页 |
4.1.2 无风时冷却塔校核工况性能计算 | 第54-55页 |
4.1.3 无风时冷却塔夏季工况性能计算 | 第55-56页 |
4.1.4 无风时冷却塔冬季工况性能计算 | 第56-57页 |
4.2 单塔有自然环境侧风时的计算分析 | 第57-68页 |
4.2.1 环境自然侧风为1m/s时冷却塔性能保证工况性能计算 | 第57-60页 |
4.2.2 各环境自然侧风下冷却塔性能保证工况性能对比分析 | 第60-64页 |
4.2.3 环境自然侧风为1m/s时冷却塔冬季工况性能计算 | 第64-66页 |
4.2.4 各环境自然侧风下冷却塔冬季工况性能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4.3 小结 | 第68-69页 |
5 高位塔与常规塔热力性能对比研究 | 第69-79页 |
5.1 高位塔与常规塔空气流场比较 | 第69-72页 |
5.2 高位塔与常规塔空气温度场比较 | 第72-73页 |
5.3 高位塔与常规塔冷却性能比较 | 第73-76页 |
5.4 高位塔与常规塔冷却性能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页 |
5.5 小结 | 第76-79页 |
6 高位收水冷却塔收水装置的冷态风洞实验 | 第79-89页 |
6.1 引言 | 第79页 |
6.2 实验概述 | 第79-82页 |
6.2.1 风洞实验的阻塞效应 | 第79-80页 |
6.2.2 实验模型尺寸 | 第80-81页 |
6.2.3 实验流程 | 第81-82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82-83页 |
6.3.1 风洞实验的溢流现象 | 第82页 |
6.3.2 实验结果 | 第82-83页 |
6.4 收水装置的数值模拟 | 第83-86页 |
6.4.1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83-84页 |
6.4.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84-85页 |
6.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85-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7 高位收水冷却塔收水装置与十字隔墙的性能优化研究 | 第89-105页 |
7.1 不同收水板角度下收水装置的计算分析 | 第89-93页 |
7.1.1 无风状况下收水斜板角度的影响 | 第89-90页 |
7.1.2 侧风状况下收水斜板角度的影响 | 第90-92页 |
7.1.3 4m/s典型风速和无风工况的对比分析 | 第92-93页 |
7.2 不同收水装置高度下收水装置的计算分析 | 第93-98页 |
7.2.1 无风状况下收水装置高度的影响 | 第93-95页 |
7.2.2 常见侧风状况下收水装置高度的影响 | 第95-97页 |
7.2.3 4m/s典型风速和无风工况的对比分析 | 第97-98页 |
7.3 十字隔墙优化 | 第98-101页 |
7.3.1 性能保证工况 | 第99-100页 |
7.3.2 冬季运行工况 | 第100-101页 |
7.4 导风板 | 第101-103页 |
7.5 小结 | 第103-10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8.1 本文结论 | 第105-107页 |
8.2 本文创新点 | 第107页 |
8.3 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17-118页 |
附件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