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缘由 | 第8页 |
1.3 相关概论解释 | 第8-9页 |
1.3.1 何为“生活物象” | 第8-9页 |
1.3.2 “生活物象“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1.4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4.1 国内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1.4.2 国外现状综述 | 第11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6 研究特色 | 第12-13页 |
1.7 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第13页 |
1.8 论文创新点预测 | 第13-14页 |
第1章 美术史上“生活物象”绘画萌芽兴起与发展 | 第14-20页 |
1.1 17世纪对“平凡生活绘画”的全新定义 | 第14-17页 |
1.2 19世纪对“日常生活绘画”视角的突破 | 第17-18页 |
1.3 20世纪现当代艺术中“生活物象”题材绘画风格的多元化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生活物象”在中国当代中国女性油画中的具体呈现 | 第20-31页 |
2.1 中国女性油画发展过程 | 第20-22页 |
2.1.1 初期油画传入中国 | 第20页 |
2.1.2 中期摸索探寻阶段 | 第20-21页 |
2.1.3 后期逐渐独具本土风格 | 第21-22页 |
2.2 90年代以来的“生活物象”绘画中女画家们的风格表现 | 第22-30页 |
2.2.1 “生活物象绘画”中的“个人成长经验” | 第22-25页 |
2.2.2 在“生活物象绘画”中见“不俗” | 第25-26页 |
2.2.3 “生活物象绘画”中的“闲情逸趣” | 第26-27页 |
2.2.4 “生活绘画”中的“日常诗境”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生活物象”题材在中国当代女性画家中普遍存在的原因 | 第31-37页 |
3.1 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及国内新思潮的兴起 | 第31-32页 |
3.2 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女性自身关注的独特视角 | 第33-35页 |
3.4 生活化和私人化的个人经验表现 | 第35-37页 |
第4章 中国当代女性的“生活物象”题材油画的价值与启示 | 第37-41页 |
4.1 中国当代女性的“生活物象”油画中透出的女性意识 | 第37-39页 |
4.2 当代女性艺术家“生活物象”油画群体的艺术价值 | 第39页 |
4.3 中国当代女性的“生活物象”油画中的启示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图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实践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