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的设计与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第13-20页
        1.2.1 SOFC反应原理第13-14页
        1.2.2 SOFC常见构型第14-16页
        1.2.3 SOFC支撑结构第16-18页
        1.2.4 连接体第18-2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4页
        1.3.1 SOFC发展概述第20-21页
        1.3.2 连接体结构设计综述第21-24页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SOFC不同电极支撑结构对比第26-40页
    2.1 模型第27-32页
        2.1.1 控制方程第27-30页
        2.1.2 边界条件第30-32页
    2.2 数值实现第32-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2.3.1 气体浓度分布第34-35页
        2.3.2 电势分布第35-36页
        2.3.3 温度分布第36页
        2.3.4 rib宽度的影响第36-37页
        2.3.5 接触电阻和pitch宽度的影响第37-39页
    2.4 本章总结第39-40页
第3章 SOFC传统连接体优化设计第40-54页
    3.1 模型第41-46页
        3.1.1 几何模型第41-42页
        3.1.2 传质模型第42-44页
        3.1.3 导电模型第44-45页
        3.1.4 边界条件第45-46页
    3.2 数值验证第46-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3.3.1 rib宽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第48-50页
        3.3.2 rib尺寸优化第50-52页
    3.4 本章总结第52-54页
第4章 SOFC柱形连接体优化设计第54-66页
    4.1 模型第55-58页
        4.1.1 几何模型第55-56页
        4.1.2 气体输运方程第56页
        4.1.3 导电方程第56-57页
        4.1.4 Butler-Volmer方程第57-58页
        4.1.5 边界设置第5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4.3 本章总结第64-66页
第5章 SOFC新型连接体设计与优化第66-88页
    5.1 模型第66-69页
        5.1.1 几何模型第66-69页
        5.1.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第69页
    5.2 不同连接体设计性能对比第69-76页
        5.2.1 阳极浓度过电势分布第69-71页
        5.2.2 阴极电势分布第71-72页
        5.2.3 电导率的影响第72-73页
        5.2.4 孔隙率的影响第73-75页
        5.2.5 pitch宽度和Vop的影响第75-76页
    5.3 交叉形连接体结构优化第76-85页
        5.3.1 阴极连接体多参数优化第77-82页
        5.3.2 阳极连接体多参数优化第82-85页
    5.4 本章总结第85-8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6.1 论文总结第88-89页
    6.2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详细摘要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塔施工期TMD控制系统设计及风洞试验研究
下一篇:狮头柑主要成分及抗氧化物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