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1.1 选题缘由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2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0-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6页 |
2.1.1 地图 | 第23页 |
2.1.2 世界地图 | 第23-24页 |
2.1.3 竖版世界地图 | 第24-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2.1 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教育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全球”概念的知识点筛选 | 第30-33页 |
3.1 教科书版本及知识点选取 | 第30-31页 |
3.1.1 教科书选取 | 第30页 |
3.1.2 知识点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3.2 知识点筛选结果 | 第31-33页 |
第4章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初判 | 第33-44页 |
4.1 问卷调查方案与实施 | 第33-34页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4.3 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中的教学实施及效果检验 | 第44-69页 |
5.1 教学案例一——时区和区时 | 第44-56页 |
5.1.1 教学实施 | 第44-50页 |
5.1.2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第50-56页 |
5.2 教学案例二——南北极地区形状及其与周边地区关系 | 第56-68页 |
5.2.1 教学实施 | 第56-61页 |
5.2.2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第61-68页 |
5.3 总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9-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6.2 讨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A | 第76-80页 |
附录B | 第80-83页 |
附录C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