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5-41页 |
2.1 内隐人性观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2.1.1 内隐人性观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内隐理论的测量 | 第16-17页 |
2.1.3 内隐人性观对自我调节的影响研究 | 第17-19页 |
2.1.4 内隐人性观对他人判断的研究 | 第19-21页 |
2.1.5 内隐人性观的近期研究 | 第21-24页 |
2.2 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2.2.1 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2 绩效评估的有效性 | 第25-26页 |
2.2.3 绩效评估的社会情境 | 第26-27页 |
2.3 绩效评估公正感研究综述 | 第27-41页 |
2.3.1 组织公正与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内涵 | 第27-28页 |
2.3.2 绩效评估公正感的维度 | 第28-34页 |
2.3.3 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前因变量 | 第34-36页 |
2.3.4 绩效评估公正感的效应 | 第36-38页 |
2.3.5 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前因后果模型 | 第38-41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41-47页 |
3.1 各变量定义 | 第41-42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42-46页 |
3.2.1 内隐人性观与评估者公正感 | 第42-44页 |
3.2.2 内隐人性观与评估等级公正感 | 第44-45页 |
3.2.3 内隐人性观与相关利益公正感 | 第45-46页 |
3.3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46-47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7-50页 |
4.1 变量测量和量表选取 | 第47-49页 |
4.2 问卷调查方法与收集情况 | 第49-50页 |
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0-62页 |
5.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5.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52-55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52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52-55页 |
5.3 变量间相关分析 | 第55-56页 |
5.4 回归分析 | 第56-60页 |
5.4.1 评估者IPT与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各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5.4.2 受评者IPT的调节作用 | 第57-60页 |
5.5 数据分析结果汇总 | 第60-6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2-64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64-65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