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薛能及其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薛能生年、仕历考 | 第12-22页 |
(一) 薛能生年考 | 第12-13页 |
(二) 仕历考 | 第13-22页 |
三、薛能籍贯、家族考略 | 第22-28页 |
(一) 薛能籍贯辨析 | 第22-25页 |
(二) 家族家世考 | 第25-28页 |
四、薛能的诗品和人品 | 第28-48页 |
(一) 薛能诗歌分类 | 第28-34页 |
1. 题物咏怀诗 | 第28-31页 |
2. 送别诗 | 第31-32页 |
3. 酬唱寄赠诗 | 第32-34页 |
(二) “闲中日月长”——薛能之为诗 | 第34-41页 |
1. 诗题以闲、游为主,心境闲适、散淡 | 第36-38页 |
2. 诗无言志载道传统,自我意识强 | 第38-39页 |
3. 游戏生活,玩乐人生,诗为自娱 | 第39-40页 |
4. 学佛寻僧,慕道,追求超脱之境 | 第40-41页 |
(三) “不羁天地间”——薛能之为人 | 第41-48页 |
1. 守法严谨,治政严察 | 第41-42页 |
2. 狂傲、自负,轻薄,尝以第一流自居 | 第42-45页 |
3. 胸怀坦荡、豪爽大气 | 第45-46页 |
4. 不喜随人,誓脱常态 | 第46-48页 |
五、薛能狂妄自负之性原因探究 | 第48-53页 |
(一) 家族家世的影响 | 第49-50页 |
(二) 引身进阶的现实需要 | 第50页 |
(三) 唐末社会黑暗颓败,时代风气使然 | 第50-51页 |
(四) 诗才、天分有限,强力而为导致的焦虑感 | 第51-53页 |
六、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此心安处是吾乡—代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