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新媒体时代电视评论的民主建制--以CCTV2《今日观察》为例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三) 相关文献探讨第12-17页
  1. “传媒民主”方面的研究第12-14页
  2. 电视评论方面的研究第14-16页
  3. 民主理论方面的研究第16-17页
 (四)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民主实践与传媒承担第18-38页
 (一) 民主的学术类型及本文选择第20-28页
  1. 民主类型:价值、政治及经济指涉第20-27页
   (1)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第21-24页
   (2) 政治范畴及经济社会学延伸第24-25页
   (3) 民主理想与时代判准第25-27页
  2. 分析概念的策略性选择:经济偏向、民主教育和参与第27-28页
 (二) 传媒的民主实践史第28-38页
  1. 言论的力量第29-30页
  2. 传媒流变的民主乐章第30-36页
   (1) 广场辩论与空间暗示第31页
   (2) 传统媒体与民意代理第31-32页
   (3) 互联媒体与众声喧哗第32-36页
  3. 从独白到参与——细分新闻评论史第36-38页
二、今日观察:经济民主的中国式传媒建制第38-53页
 (一) 具象《今日观察》第39-42页
  1. 思维与技术携手——建构互联言论空间第39-40页
  2. 新闻与评论融合——超越新闻专业主义第40-42页
 (二) 经济民主的声画呈现第42-53页
  1. 经济民主与量化第43-46页
   (1) 议程设置的眼球逻辑第43-45页
   (2) 言论空间的身份构成第45-46页
  2. 检视《今日观察》第46-53页
   (1) 议题呈现:今天聊什么第46-48页
   (2) 身份确权:观众入场了第48-50页
   (3) 网络论坛:主力在后台第50-52页
   (4) 有待拓展的研究面向第52-53页
三、开放式评论与民主话语的理想型第53-59页
 (一) 公共论坛:经济民主的空间呈现第53-54页
 (二) 平民话语权:经济民主的权力规则第54-55页
 (三) 公共知识扩散:经济民主的知识图谱第55-57页
 (四) 建制“传媒民主”的理想型第57-59页
四、公权力的形象补充:艰难的公共决策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研究“80后”媒介形象的嬗变
下一篇:公共事件视角下的交通肇事新闻报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