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从框架理论的视角研究“80后”媒介形象的嬗变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0-13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一) 新闻教育学上的意义第13页
  (二) 新闻社会学上的意义第13-14页
  (三) 新闻文化学上的意义第14页
 三、研究的方法及框架第14-16页
  (一)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第14-15页
  (二) 文献研究法第15-16页
第一章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第16-21页
 一、框架理论概述第16-19页
  (一) 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第16-17页
  (二) 框架的机制第17页
  (三) 框架理论的实践意义第17-18页
  (四) 新闻框架第18-19页
 二、媒介形象概述第19页
 三、用框架理论研究“80 后”媒介形象的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80 后”媒介形象的嬗变及其框架第21-28页
 一、“80 后”的内涵探析第21-24页
  (一) 谁是“80 后”?第21页
  (二) “80 后”生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第21-23页
  (三) 对本文研究的“80 后”的界定第23-24页
 二、嬗变中的“80 后”媒介形象第24-28页
  (一) 发表时间第24-25页
  (二) 报道立场第25页
  (三) 报道主题第25-28页
第三章 影响“80 后”报道框架的因素第28-39页
 一、消息来源第28-31页
  (一) 消息来源与新闻媒体间的博弈第28-29页
  (二) “80 后”在消息来源中的竞争位置第29-31页
 二、新闻媒体组织第31-36页
  (一) 市场需求第32-33页
  (二) 议程设置第33-36页
 三、社会情境第36-39页
  (一) 社会情境与新闻框架第36-37页
  (二) 社会情境对“80 后”媒介形象的作用机制第37-39页
第四章 媒体对“80 后”报道的新趋势第39-42页
 一、“80 后”的生存现状成为媒体的聚焦点第39-40页
 二、现阶段“80 后”报道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一) 部分媒体的价值导向有误第40-41页
  (二) 部分媒体存在跟风、炒作等不负责任之举第41-42页
结语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形成有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舆论环境研究--以人口计生政策为例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电视评论的民主建制--以CCTV2《今日观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