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制度研究--以重庆市地票制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一、地票制度的产生及其运行机制 | 第11-17页 |
(一) 地票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1-13页 |
(二) 地票制度的创新意义 | 第13-15页 |
(三) 地票制度的基本运行方式 | 第15-17页 |
二、地票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一) 地票制度的法权结构辨析 | 第17-20页 |
1. 地票的法权关系 | 第17-19页 |
2. 地票的法律性质 | 第19-20页 |
(二) 地票的价值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1. 相关观点及评析 | 第20-22页 |
2. 耕地外部性价值论——基于农地发展权的思考 | 第22-24页 |
(三) 地票的制度理念分析 | 第24-29页 |
1. 法权结构与适度干预理念 | 第25-26页 |
2. 复垦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6-28页 |
3. 收益分配与实质公平理念 | 第28-29页 |
三、地票制度的本体局限与解决路径 | 第29-35页 |
(一) 目的理性的冲突与制度协调 | 第29-30页 |
(二) 占补失衡与耕地质量保障 | 第30-31页 |
(三) 历时性区域发展不均衡与矫正机制 | 第31-32页 |
(四) 指标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与完善路径 | 第32-35页 |
四、地票制度的规范局限与法律完善 | 第35-38页 |
(一) 指标凭证所载建设用地面积问题的虚漏与完善 | 第35-36页 |
(二) 农户申请复垦条件的局限与完善 | 第36-37页 |
(三) 地票持有人权利实现与保障 | 第37-38页 |
五、结语:实践理性与制度发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