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引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关于水资源治理政策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3、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二、相关理论及基础性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公共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2、府际关系理论 | 第17页 |
3、公共政策分析 | 第17-19页 |
(二)基础性问题分析 | 第19-24页 |
1、基础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2、水资源治理的必要性 | 第20页 |
3、水资源治理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4、水资源治理的主体、模式、机制 | 第21-22页 |
5、水资源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第22-24页 |
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研究 | 第24-38页 |
(一)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环境 | 第24-25页 |
1、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基本现状 | 第24-25页 |
2、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政策环境 | 第25页 |
(二)石羊河流域治理政策制定历程及现状 | 第25-30页 |
1、筹备启动阶段(1984年-1990年) | 第25-26页 |
2、初步治理阶段(1990年-2007年) | 第26-29页 |
3、全面治理阶段(2007年-2011年) | 第29页 |
4、后续调整阶段(2011年-2015年) | 第29-30页 |
(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的执行 | 第30-35页 |
1、执行机构 | 第30-31页 |
2、目标群体 | 第31-32页 |
3、政策执行 | 第32-35页 |
(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效果的评估 | 第35-38页 |
1、生态效益 | 第35-36页 |
2、经济效益 | 第36-37页 |
3、社会效益 | 第37-38页 |
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一)流域行政区划设置存在弊端 | 第38-39页 |
(二)现行经济激励手段力度欠缺 | 第39页 |
(三)流域资源监管行政执法薄弱 | 第39页 |
(四)资源科学配置水平有待提高 | 第39页 |
(五)流域综合治理评估指标单一 | 第39-40页 |
(六)社会公众参与政策力度偏弱 | 第40-42页 |
五、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策完善与构建 | 第42-46页 |
(一)完善综合治理法律体系 | 第42-43页 |
1、加快流域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 第42页 |
2、建立多方监督参与治理途径 | 第42-43页 |
3、构建综合效益评估核算体系 | 第43页 |
(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 第43-44页 |
1、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 | 第43-44页 |
2、明确水资源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第44页 |
3、采用适当的补偿方式 | 第44页 |
4、构建生态补偿的保障措施 | 第44页 |
(三)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 第44-46页 |
1、加强宣传教育 | 第44-45页 |
2、加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能力的培养 | 第45页 |
3、健全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第45页 |
4、积极发展非政府的组织 | 第45-46页 |
六、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