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现有研究进一步整合和深化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新媒体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 第17-26页 |
2.1 新媒体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定位 | 第17页 |
2.1.2 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2.1.3 主要类型 | 第18-19页 |
2.2 反腐倡廉建设概念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 第19-20页 |
2.3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溯源 | 第20-23页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倡廉思想 | 第20-21页 |
2.3.2 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腐倡廉思想 | 第21-23页 |
2.4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现状 | 第23-26页 |
3 新媒体反腐经典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3.1 民间反腐开端:“下跪市长”李信案 | 第26-27页 |
3.1.1 网络反腐初见成效 | 第26-27页 |
3.1.2 案例分析:公民意识复苏,反腐外需强烈 | 第27页 |
3.2 民间舆论与新媒体联手反腐:“表叔”杨达才案 | 第27-29页 |
3.2.1 主流媒体理性回归,联手反腐作用深远 | 第27-28页 |
3.2.2 案例分析:新媒体作用凸显,反腐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 第28-29页 |
3.3 纪检体制结合新媒体反腐: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案 | 第29-30页 |
3.3.1 官民合力举报,新媒体大显神通 | 第29页 |
3.3.2 案例分析:多方关注促使官方主动回应 | 第29-30页 |
4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0-42页 |
4.1 新媒体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带来机遇 | 第30-33页 |
4.1.1 反腐理论宣传的工具 | 第30-31页 |
4.1.2 党内监督的有益补充 | 第31-32页 |
4.1.3 为党的反腐倡廉提供技术支持 | 第32-33页 |
4.2 新媒体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 第33-42页 |
4.2.1 引导舆论的传统方式受到新媒体的挑战 | 第33-35页 |
4.2.2 执政党媒体形象的重建有待加强 | 第35-37页 |
4.2.3 传统沟通机制亟待完善 | 第37-39页 |
4.2.4 领导干部与新媒体发展的不适应 | 第39-42页 |
5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42-48页 |
5.1 构建廉政清明的媒体形象 | 第42-43页 |
5.2 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执政能力 | 第43-44页 |
5.3 健全对新媒体的管理制度 | 第44页 |
5.4 完善党与新媒体受众的沟通制度 | 第44-45页 |
5.5 加强新媒体的工具化运用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