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背景回顾 | 第9-23页 |
| 1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 第9页 |
| 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第9-10页 |
| 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 第10-15页 |
| 3.1 外周机制 | 第11-12页 |
| 3.2 中枢机制 | 第12-15页 |
| 4 细胞凋亡概述 | 第15-19页 |
| 4.1 Caspase家族蛋白 | 第15-16页 |
| 4.2 Bcl-2蛋白家族 | 第16-17页 |
| 4.3 细胞凋亡途径 | 第17-19页 |
| 5 氧化应激概述 | 第19-20页 |
| 6 青藤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20-21页 |
| 7 CCI模型 | 第21-23页 |
| 材料方法 | 第23-28页 |
| 1 材料 | 第23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23页 |
| 1.3 主要设备 | 第23页 |
| 2 方法 | 第23-25页 |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3-24页 |
| 2.2 实验动物模型制作 | 第24页 |
| 2.3 标本制备 | 第24-25页 |
| 3 观测指标 | 第25-27页 |
| 3.1 行为学观察 | 第25页 |
| 3.2 痛阈测定 | 第25-26页 |
| 3.3 TUNEL法测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 | 第26-27页 |
| 3.4 SOD、MDA的测定 | 第27页 |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34页 |
| 1 行为学改变 | 第28页 |
| 2 机械痛域和热痛阈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3 脊髓背角MDA含量和SOD活性 | 第29-31页 |
| 4 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率的变化 | 第31-34页 |
| 讨论 | 第34-39页 |
| 1 造模成功 | 第34页 |
| 2 神经病理性痛和氧化应激 | 第34-35页 |
| 3 氧化应激参与脊髓背角细胞凋亡 | 第35-36页 |
| 4 脊髓背角细胞凋亡和神经病理性痛 | 第36-37页 |
| 5 青藤碱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47-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