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31页 |
1.1 导电聚合物简介 | 第11-18页 |
1.1.1 导电聚合物的合成 | 第12-14页 |
1.1.2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能 | 第14-17页 |
1.1.3 导电聚苯胺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纳米结构的聚苯胺 | 第18-22页 |
1.2.1 空心纳米结构聚苯胺 | 第19页 |
1.2.2 纳米纤维结构聚苯胺 | 第19-22页 |
1.3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问题 | 第22-23页 |
1.4 论文立题依据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氧化剂单体摩尔比对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49页 |
2.1 前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材料 | 第32页 |
2.2.2 化学氧化制备 | 第32页 |
2.2.3 表征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2.3.1 TEM形貌分析 | 第33-36页 |
2.3.2 产率分析 | 第36页 |
2.3.3 热重分析 | 第36-38页 |
2.3.4 电导率分析 | 第38-39页 |
2.3.5 比电容性能 | 第39-42页 |
2.3.6 循环稳定性 | 第42-44页 |
2.4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用不同的氧化剂迅速混合法制备纳米结构的聚苯胺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 第49-60页 |
3.1 前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2.1 原料 | 第50页 |
3.2.2 用不同氧化剂迅速混合聚合苯胺 | 第50页 |
3.2.3 表征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3.3.1 TEM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3.3.2 产率及电导率 | 第53-55页 |
3.3.3 电化学性能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XPS研究聚苯胺电极材料经电化学循环前后电极表面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60-69页 |
4.1 前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4.2.1 原料 | 第61页 |
4.2.2 合成聚苯胺 | 第61页 |
4.2.3 去掺杂聚苯胺 | 第61页 |
4.2.4 聚苯胺电极的制备 | 第61-62页 |
4.2.5 表征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4.3.1 聚苯胺去掺杂前后的变化 | 第62-63页 |
4.3.2 XPS分析 | 第63-66页 |
4.4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 第71-72页 |
一 论文发表 | 第71页 |
二 课题参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