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引言第8-13页
   ·问题的缘由第8页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8-9页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9-12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理论概述第13-21页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第13-16页
     ·人文素质的含义第13-15页
     ·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第16-21页
     ·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相一致第16-18页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第18-19页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第19-21页
第3章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1-25页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位置第21-23页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1-22页
     ·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第22-23页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第23-25页
     ·高校辅导员的职能第23-24页
     ·辅导员的言传与身教并重第24-25页
第4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问题第25-31页
   ·高校辅导员队伍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第25-28页
     ·高校辅导员人文素质的现状第25页
     ·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抽样调研情况及分析第26-28页
   ·高校人文素质缺失现状产生的原因第28-31页
     ·重技不重"道"的思想第28-30页
     ·当前人文教育存在的常见误区第30-31页
第5章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究第31-48页
   ·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队伍第31-32页
     ·把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入口关第31页
     ·建立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及用人标准,完善学习提高机制第31-32页
   ·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人文素养第32-35页
     ·不断加强对高校辅导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32-33页
     ·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人文素质的路径选择第33-35页
   ·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激励机制第35-37页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激励机制的作用和存在问题第35页
     ·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激励机制第35-36页
     ·针对辅导员队伍做人文素质工作的激励机制应有所侧重第36-37页
   ·建立辅导员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第37-39页
     ·辅导员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第37-38页
     ·辅导员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要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第38-39页
   ·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和方法第39-43页
     ·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决定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第39-41页
     ·人的认知规律和个性需求要求其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第41-42页
     ·"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第42-43页
   ·创新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第43-45页
     ·充分发挥校园硬件、文化阵地的优势育人作用第43-44页
     ·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品牌项目,提升人文素质辐射效应第44页
     ·通过开展"四爱"等活动实现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第44-45页
   ·创新文化育人新模式,辅导员介入人文素质教育大有可为第45-48页
     ·通过构建"自助模式"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第45-46页
     ·"自助模式"内涵建设和载体形式需做到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第46-47页
     ·文化育人工作"自助模式"的效果和意义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48-49页
   ·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 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问卷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专类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下一篇: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公关传播的现状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