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定位能力频域与时域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动力定位系统简介 | 第16-17页 |
1.2.2 频域分析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2.3 时域分析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环境载荷计算与分析 | 第21-33页 |
2.1 工况选取及船舶主尺度 | 第21-23页 |
2.2 风载荷计算 | 第23-26页 |
2.2.1 风力与风力矩计算 | 第23页 |
2.2.2 风力与风力矩系数计算 | 第23-24页 |
2.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4-26页 |
2.3 流载荷计算 | 第26-29页 |
2.3.1 流载荷计算 | 第26-27页 |
2.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2.4 波浪载荷计算 | 第29-32页 |
2.4.1 二阶波浪力计算 | 第29-31页 |
2.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动力定位能力频域分析方法研究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推进器配置及推力分配 | 第33-38页 |
3.2.1 推进器类型 | 第33-34页 |
3.2.2 推进器配置 | 第34-35页 |
3.2.3 推力优化分配策略 | 第35-37页 |
3.2.4 基于SQP的推力分配 | 第37-38页 |
3.3 动力定位能力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3.3.1 动力定位能力曲线 | 第38-39页 |
3.3.2 动力定位能力曲线计算流程 | 第39-41页 |
3.4 多功能拖轮动力定位能力频域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4章 动力定位能力时域分析方法研究 | 第47-75页 |
4.1 运动方程建立 | 第47-51页 |
4.1.1 坐标系 | 第47-48页 |
4.1.2 船舶运动模型 | 第48-51页 |
4.2 船舶低频运动位置估计 | 第51-55页 |
4.2.1 离散Kalman滤波器 | 第52-53页 |
4.2.2 滤波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4.3 控制器设计 | 第55-70页 |
4.3.1 PID控制器设计 | 第55-58页 |
4.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58-65页 |
4.3.3 DMC-PID串级控制 | 第65-69页 |
4.3.4 控制器效果分析 | 第69页 |
4.3.5 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分析 | 第69-70页 |
4.4 多功能拖轮动力定位时域分析 | 第70-74页 |
4.4.1 实例分析参数 | 第70-71页 |
4.4.2 动态分析流程 | 第71-72页 |
4.4.3 时域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动力定位能力频域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5-103页 |
5.1 软件总体框架 | 第75-81页 |
5.1.1 软件模块功能 | 第75-76页 |
5.1.2 软件结构 | 第76-81页 |
5.1.3 软件运行环境 | 第81页 |
5.2 数据库设计 | 第81-87页 |
5.2.1 需求分析 | 第81-82页 |
5.2.2 概念结构设计 | 第82-84页 |
5.2.3 逻辑结构设计 | 第84-86页 |
5.2.4 物理结构实现 | 第86-87页 |
5.3 软件界面设计及运行 | 第87-102页 |
5.3.1 界面设计 | 第87-91页 |
5.3.2 软件运行 | 第91-10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3-104页 |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