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1.4 课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酒泉市风光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 第20-30页 |
2.1 国家法律政策环境 | 第20-23页 |
2.1.1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 | 第20-22页 |
2.1.2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 | 第22页 |
2.1.3 可再生能源综合类及专项类政策 | 第22-23页 |
2.2 区域法律政策环境 | 第23-26页 |
2.2.1 甘肃省促进风光电发展的法规、政策 | 第23-24页 |
2.2.2 甘肃省内河西地区各市(州)促进风光电发展的政策 | 第24-25页 |
2.2.3 邻近省(区)推动风光电发展的政策 | 第25-26页 |
2.3 体制环境 | 第26-29页 |
2.3.1 审批体制 | 第26-28页 |
2.3.2 监管体制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酒泉市风光电发展状况 | 第30-47页 |
3.1 风光电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30-34页 |
3.1.1 区域概况及自然条件 | 第30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3.1.3 风光电及相关资源状况 | 第31-34页 |
3.2 风光电及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 第34-40页 |
3.2.2 主要电能消纳产业发展状况 | 第37-38页 |
3.2.3 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状况 | 第38页 |
3.2.4 电网发展状况 | 第38-39页 |
3.2.5 调峰电源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3.2.6 储能项目发展状况 | 第40页 |
3.3 风光电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 | 第40-41页 |
3.3.1 酒泉市风光电产业发展战略 | 第40页 |
3.3.2 酒泉市风光电产业发展规划 | 第40-41页 |
3.4 风光电发展中政府政策、措施 | 第41-43页 |
3.4.1 重点扶持 | 第41页 |
3.4.2 促进项目快速建设 | 第41-42页 |
3.4.3 以资源换装备 | 第42页 |
3.4.4 推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 | 第42-43页 |
3.5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 第43-46页 |
3.5.1 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 | 第43-44页 |
3.5.2 推动产业发展 | 第44页 |
3.5.3 合理分配资源及项目 | 第44页 |
3.5.4 对项目投资和建设进行管理 | 第44-45页 |
3.5.5 对项目建设进行领导 | 第45页 |
3.5.6 做好新能源发展的外部保障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酒泉市风光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管理方面的原因 | 第47-56页 |
4.1 风光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4.1.1 风光电上网受限,建成项目效益不明显 | 第47-48页 |
4.1.2 产业发展不平稳,波动性大 | 第48-49页 |
4.1.3 风光电开发对当地经济、财政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 第49页 |
4.1.4 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存在冲突 | 第49-50页 |
4.1.5 周边地区产业相似度高,竞争激烈 | 第50-51页 |
4.1.6 高载能产业发展缓慢,就地消纳能力不足 | 第51页 |
4.2 风光电产业问题政府管理原因探析 | 第51-55页 |
4.2.1 风光电计划性强,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51-52页 |
4.2.2 能源管理体制政出多门,管理体制整合性较差 | 第52页 |
4.2.3 政府管理项目建设的程序繁琐 | 第52-53页 |
4.2.4 政府管理注重事前审批,事后监管还不够到位 | 第53页 |
4.2.5 区域性整体治理不足 | 第53-54页 |
4.2.6 风光电产业政策有漏洞,下游接纳不足 | 第54页 |
4.2.7 对资源所在地利益政策保障不足 | 第54-55页 |
4.2.8 现有政府考核体制存在弊端 | 第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对酒泉市风光电产业发展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56-65页 |
5.1 加强风光电产业发展的宏观统筹及规划工作 | 第56-57页 |
5.1.1 统筹制定风光电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 | 第56-57页 |
5.1.2 制定风光电发展的长期规划 | 第57页 |
5.2 推进适于风光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 第57-59页 |
5.2.1 尽快建立风光电消纳配额制 | 第57-58页 |
5.2.2 给予风光电富集地区优惠政策 | 第58页 |
5.2.3 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 | 第58-59页 |
5.3 深化电力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59-60页 |
5.3.1 有序建立风光电电力市场交易体系 | 第59页 |
5.3.2 建立风光电开发的市场机制 | 第59-60页 |
5.3.3 改革政府考核体系 | 第60页 |
5.4 培养壮大风光电及其关联产业 | 第60-61页 |
5.4.1 延伸风光电产业链 | 第60-61页 |
5.4.2 全面发展风光电配套产业 | 第61页 |
5.5 建立对酒泉市风光资源开发的扶持机制 | 第61-62页 |
5.5.1 对风光电资源开发进行税收支持 | 第61-62页 |
5.5.2 扩大风光电项目的信贷和投融资渠道 | 第62页 |
5.6 调整酒泉产业发展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第62-63页 |
5.6.1 给资源地政府和居民以更多参与风光资源开发和获得收益的权力 | 第62-63页 |
5.6.2 对当地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给予适当保护 | 第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