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 | 第10-11页 |
1.2.2 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1-13页 |
1.3 电化学方法检测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循环伏安法制备β-环糊精/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构建加替沙星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6-17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16-17页 |
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1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7-24页 |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17-19页 |
2.3.2 加替沙星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19-21页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21-22页 |
2.3.4 加替沙星校准曲线 | 第22-23页 |
2.3.5 传感器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 第23-24页 |
2.3.6 实际样品检测 | 第24页 |
2.4 结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基于双功能单体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新型分子印迹传感器测定痕量莫西沙星的研究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3.2.2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7-28页 |
3.2.3 修饰电极MIP/rGO/GCE、MIP/GCE和NIP/rGO/GCE的制备 | 第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3.3.1 不同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28-30页 |
3.3.2 制备MIP/rGO/GCE功能单体选择 | 第30页 |
3.3.3 MIP/rGO/GCE制备条件优化 | 第30-32页 |
3.3.4 测定条件优化 | 第32-33页 |
3.3.5 探针[Fe(CN)6]~(3-/4-)的电化学行为 | 第33-34页 |
3.3.6 校正曲线 | 第34-35页 |
3.3.7 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35页 |
3.3.8 选择性 | 第35-36页 |
3.3.9 实际样品检测 | 第36-37页 |
3.4 总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Pt-Au双金属纳米簇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氧氟沙星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38-39页 |
4.2.2 修饰电极制备 | 第39页 |
4.2.3 电化学表征和测定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4.3.1 rGO/Pt-Au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 第39-40页 |
4.3.2 GCE/rGO/Pt-Au的电化学表征 | 第40-41页 |
4.3.3 OFL在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41-43页 |
4.3.4 扫速对氧氟沙星氧化的影响 | 第43页 |
4.3.5 GCE/rGO/Pt-Au制备条件优化 | 第43-44页 |
4.3.6 OFL检测条件优化 | 第44-45页 |
4.3.7 OFL的伏安检测 | 第45-46页 |
4.3.8 传感器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的研究 | 第46页 |
4.3.9 实际样品检测 | 第46-47页 |
4.4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作者发表的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