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中景墙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现状及问题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4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综述 | 第12-23页 |
2.1 景墙的概念 | 第12-19页 |
2.1.1 景墙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景墙的功能 | 第12-14页 |
2.1.3 景墙的特性 | 第14-15页 |
2.1.4 景墙的类型 | 第15-19页 |
2.2 景墙在园林中各种场所的设计要求 | 第19-20页 |
2.2.1 主题公园 | 第19页 |
2.2.2 城市广场 | 第19页 |
2.2.3 居住小区 | 第19-20页 |
2.2.4 公共空间 | 第20页 |
2.2.5 庭院 | 第20页 |
2.3 景墙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2.3.1 形式美学 | 第20-21页 |
2.3.2 构成学 | 第21页 |
2.3.3 环境心理学 | 第21页 |
2.3.4 工程材料学 | 第21页 |
2.3.5 造景形式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景墙设计的因素分析 | 第23-67页 |
3.1 景墙位置的选定 | 第23-28页 |
3.1.1 围墙位置的选定 | 第23-24页 |
3.1.2 挡土墙位置的选定 | 第24页 |
3.1.3 文化墙位置的选定 | 第24-25页 |
3.1.4 景观墙位置的选定 | 第25-26页 |
3.1.5 花墙位置的选定 | 第26-28页 |
3.2 景墙表现形式艺术 | 第28-35页 |
3.2.1 平面线性艺术设计 | 第28-30页 |
3.2.2 立面艺术造型设计 | 第30-34页 |
3.2.3 立面视觉艺术设计 | 第34-35页 |
3.3 景墙的设计要素 | 第35-56页 |
3.3.1 色彩 | 第35-40页 |
3.3.2 质感与饰面材料 | 第40-47页 |
3.3.3 漏窗与洞门 | 第47-48页 |
3.3.4 细部造型 | 第48-50页 |
3.3.5 构造 | 第50-56页 |
3.4 景墙的艺术组合方法 | 第56-67页 |
3.4.1 风格 | 第57-60页 |
3.4.2 功能 | 第60-62页 |
3.4.3 审美 | 第62-67页 |
第四章 景墙与其他景观元素的结合 | 第67-78页 |
4.1 与铺地结合 | 第67-68页 |
4.2 与绿化的结合 | 第68-70页 |
4.3 与水体的结合 | 第70-73页 |
4.4 与地形的结合 | 第73-74页 |
4.5 与园建结合 | 第74-75页 |
4.6 与景观小品结合 | 第75-76页 |
4.7 与景观照明结合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景墙设计的实例分析 | 第78-103页 |
5.1 某街心公园景墙设计实例分析 | 第78-92页 |
5.2 某小区景墙设计案例分析 | 第92-10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附件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