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

成都市旧城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增加第12-13页
        1.1.2 社区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第13页
        1.1.3 基层社区文化设施设计不合理第13-14页
        1.1.4 成都市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制度基础建立第14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8页
        1.2.1 成都市旧城区第14-15页
        1.2.2 城市居住社区第15-16页
        1.2.3 社区中心、居住区服务中心第16-17页
        1.2.4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17-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1 理论意义:完善我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理论架构第18-19页
        1.3.2 现实意义:探索成都市旧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第19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综述第21-44页
    2.1 社区理论概述第21-29页
        2.1.1 社会学科社区理论概述第21-23页
        2.1.2 城市规划(建筑)学科社区理论概述第23-26页
        2.1.3 城市居住社区的构成要素第26-27页
        2.1.4 国内社区理论、建设发展概述第27-29页
    2.2 社区中心的产生与发展第29-32页
        2.2.1 国外社区中心的产生第29页
        2.2.2 国外社区中心发展模式第29-32页
    2.3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32-40页
        2.3.1 社区文化第32-34页
        2.3.2 成都市旧城社区文化第34-36页
        2.3.3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36-37页
        2.3.4 成都市旧城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37-40页
    2.4 国外社区活动中心案例研究第40-43页
        2.4.1 卡多纳社区活动中心第40-41页
        2.4.2 卡达莱文化中心第41-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国内城市社区文化活中心调查研究第44-87页
    3.1 调研城市及文化活动中心选取第44-53页
        3.1.1 调研城市选取依据第44-46页
        3.1.2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形式选取第46-48页
        3.1.3 社区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式第48-50页
        3.1.4 社区中心文化活动用房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第50-51页
        3.1.5 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功能配置第51-53页
    3.2 上海社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调研第53-77页
        3.2.1 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54-63页
        3.2.2 临汾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63-71页
        3.2.3 陆家嘴金融城社区文化中心第71-77页
    3.3 苏州邻里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调研第77-85页
        3.3.1 新城邻里中心第78-80页
        3.3.2 湖东邻里中心第80-83页
        3.3.3 金鸡湖邻里中心第83-85页
    3.4 北京区县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调研成果第85-86页
        3.4.1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服务中心第85-86页
    3.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成都市旧城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现状调研与分析第87-119页
    4.1 社区文化活动设施调研设计第87-90页
        4.1.1 调研目的第87-88页
        4.1.2 调研对象选取概况第88-90页
    4.2 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调研及分析第90-98页
        4.2.1 跳伞塔街道棕北社区第90-91页
        4.2.2 府青路街道八里庄社区第91-92页
        4.2.3 双楠街道七道堰社区第92-94页
        4.2.4 西安路街道永陵社区第94-95页
        4.2.5 行政社区文化活动用房特征与问题分析第95-98页
    4.3 街道级文化活动中心调研及分析第98-118页
        4.3.1 九里堤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第98-101页
        4.3.2 西安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第101-103页
        4.3.3 玉林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第103-105页
        4.3.4 街道社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问卷发放情况与分析第105-113页
        4.3.5 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问卷的汇总与数据分析第113-118页
    4.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5章 成都市旧城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研究第119-157页
    5.1 基于行政街道的“社区”建设研究第119-128页
        5.1.1 以街道为社区建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第119-121页
        5.1.2 旧城区“街道社区”的建立第121-126页
        5.1.3 街道社区管理机构第126-127页
        5.1.4 街道社区交通联系第127页
        5.1.5 街道社区建设的意义第127-128页
    5.2 社区文化中心内部功能设计第128-137页
        5.2.1 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内部功能设置第128-132页
        5.2.2 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组合第132-136页
        5.2.3 以老年人为主内部功能布局设计第136-137页
    5.3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外观设计第137-144页
        5.3.1 表达地域文化的外观设计第137-141页
        5.3.2 具有可识别性的外观设计第141-142页
        5.3.3 与城市空间互动的外观设计第142-144页
    5.4 社区文化中心内部空间设计第144-151页
        5.4.1 多样可变的空间第144-147页
        5.4.2 交往空间第147-149页
        5.4.3 共享空间第149-150页
        5.4.4 空间室外化第150-151页
    5.5 社区文化中心外部空间设计第151-156页
        5.5.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第151-153页
        5.5.2 开放的外部空间设计第153-154页
        5.5.3 外部休闲娱乐空间设计第154页
        5.5.4 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第154-155页
        5.5.5 绿地空间设计第155-156页
    5.6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5.6.1 明确当地社会需求与期望的社会产出第156页
        5.6.2 发展可持续的管理、维护以及政策配置第156-157页
结语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3-164页
附录1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Synuclein过表达与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体内外研究
下一篇:中概股回归动因与路径创新研究--以如家酒店回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