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0-45页 |
1.1 接触角测试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1.1.1 Young方程 | 第11页 |
1.1.2 接触角的滞后性 | 第11-12页 |
1.1.3 固体表面粗糙度 | 第12-13页 |
1.1.4 异质表面的接触角 | 第13-14页 |
1.2 接触角测试方法的发展历程 | 第14-23页 |
1.2.1 量角法及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长度法及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3 透过高度法 | 第20-21页 |
1.2.4 测力法及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3 固体表面润湿性研究的进展 | 第23-36页 |
1.3.1 表面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3-29页 |
1.3.2 温度和湿度条件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1.3.3 压力条件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1.4 本文的选题思想、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第二章:一种控温、控湿、控压条件下测量液滴接触角和滚动角、滞后角的装置 | 第45-55页 |
2.1 前言 | 第45-46页 |
2.2 实验装置设计 | 第46-50页 |
2.3 实验验证 | 第50-52页 |
2.3.1 水滴在40℃、相对湿度60%、0.5MPa压力条件下在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滚动角、前进角、后退角和滞后角 | 第50-51页 |
2.3.2 水滴在0℃、真空度为0.1kPa条件下在玻璃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 第51页 |
2.3.3 在-10℃,相对湿度为50%,常压条件下,高速跟踪水滴从0.5cm高度落下在倾斜角度为10°的超疏水表面的弹跳过程 | 第51-52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一种改进的俘虏气泡发测试表面前进角和后退角 | 第55-72页 |
3.1 前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6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3.2.2 样品制备 | 第56-57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7-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3.3.1 四种表面的形貌和表面化学性质 | 第61-64页 |
3.3.2 一定压力条件下,研究压力对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 第64页 |
3.3.3 改进的俘虏气泡法的优势 | 第64-68页 |
3.3.4 改进的俘虏气泡法的适用范围 | 第68-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四章:俘虏气泡法测试高分子材料表面能的研究 | 第72-85页 |
4.1 前言 | 第72页 |
4.2 表面能的计算方法 | 第72-74页 |
4.2.1 两液法 | 第72-73页 |
4.2.2 三液法 | 第73-74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4.3.1 实验试剂 | 第74页 |
4.3.2 样品处理 | 第74页 |
4.3.3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4.4.1 表面形貌 | 第75-76页 |
4.4.2 两液法计算固体表面能 | 第76-78页 |
4.4.3 三液法计算固体表面能 | 第78-79页 |
4.4.4 对比俘虏气泡法与躺滴法测试表面能的结果 | 第79-80页 |
4.4.5 挥发性液体对表面能测试的影响 | 第80-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五章:压力对纳米多孔阵列表面润湿稳定性的影响 | 第85-103页 |
5.1 前言 | 第85-8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6-88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86页 |
5.2.2 样品制备 | 第86-88页 |
5.2.3 测试方法 | 第8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8-100页 |
5.3.1 表面的形貌和表面化学性质 | 第88-90页 |
5.3.2 静态接触角测试 | 第90-93页 |
5.3.3 冲击压力下表面润湿性的变化 | 第93-97页 |
5.3.4 液压条件下疏水性的变化 | 第97-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