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 第18-32页 |
2.1 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定义 | 第18-19页 |
2.1.2 服务的对象 | 第19页 |
2.1.3 服务的内容 | 第19-20页 |
2.1.4 服务方式 | 第20页 |
2.2 私人银行的业务范畴 | 第20-24页 |
2.2.1 银行个人传统业务 | 第20-21页 |
2.2.2 资产管理服务 | 第21页 |
2.2.3 保险规划服务 | 第21-22页 |
2.2.4 税务规划服务 | 第22页 |
2.2.5 信托服务 | 第22页 |
2.2.6 全球资产配置 | 第22-23页 |
2.2.7 财富传承 | 第23页 |
2.2.8 公司财务管理 | 第23-24页 |
2.2.9 离岸服务 | 第24页 |
2.2.10 家庭办公室 | 第24页 |
2.3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 第24-26页 |
2.3.1 客户准入门槛高 | 第24-25页 |
2.3.2 服务内容丰富多样 | 第25页 |
2.3.3 高度保护客户私密 | 第25页 |
2.3.4 客户专属增值体验 | 第25页 |
2.3.5 品牌效应大 | 第25-26页 |
2.3.6 业务利润高 | 第26页 |
2.4 私人银行的存在价值论 | 第26-30页 |
2.4.1 私人银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6-29页 |
2.4.2 私人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 | 第29-30页 |
2.5 私人银行的竞争能力论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 第32-37页 |
3.1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32-34页 |
3.1.1 整体竞争格局 | 第32页 |
3.1.2 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比较 | 第32-34页 |
3.2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分析 | 第34-35页 |
3.2.1 巨大的财富市场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第34页 |
3.2.2 客户需求多元化酝酿了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 第34-35页 |
3.2.3 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是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推动力 | 第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ZG银行广东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37-47页 |
4.1 业务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4.1.1 客户规模及管理金融资产稳步增长 | 第37页 |
4.1.2 效益贡献度逐年提升 | 第37-38页 |
4.1.3 产品和服务日趋多元化 | 第38页 |
4.1.4 客户经理队伍与渠道转型初见成效 | 第38-39页 |
4.2 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竞争力分析 | 第39-46页 |
4.2.1 外部机遇 | 第40-41页 |
4.2.2 外部挑战 | 第41-42页 |
4.2.3 内部优势 | 第42-43页 |
4.2.4 内部劣势 | 第43-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ZG银行广东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 第47-56页 |
5.1 品牌策略 | 第47-48页 |
5.1.1 做财富管理首选银行 | 第47-48页 |
5.1.2 做最好的私人银行 | 第48页 |
5.2 人才策略 | 第48-49页 |
5.2.1 优化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 第49页 |
5.2.2 实施宽带薪酬,优化绩效考核,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 第49页 |
5.2.3 建投资顾问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49页 |
5.3 产品与服务策略 | 第49-52页 |
5.3.1 打造多元化开放式产品平台 | 第50-51页 |
5.3.2 打造资产配置综合服务平台 | 第51页 |
5.3.3 打造全球金融服务平台 | 第51-52页 |
5.3.4 打造专属增值服务平台 | 第52页 |
5.4 信息科技支持策略 | 第52-53页 |
5.4.1 应用互联网新技术,促进服务模式升级 | 第53页 |
5.4.2 紧贴发展战略,提升竞争优势 | 第53页 |
5.5 风险管控策略 | 第53-55页 |
5.5.1 健全系统监控体系,防范操作风险 | 第54页 |
5.5.2 完善人员管控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 第54页 |
5.5.3 加强重点业务风险管理,防范声誉风险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