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等级密钥管理方法 | 第16-17页 |
1.2.2 属性基加密方法 | 第17-20页 |
1.2.3 代理重加密的方法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 第22-24页 |
1.4 论文其余章节安排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25-39页 |
2.1 复杂性理论知识 | 第25页 |
2.2 数学基础 | 第25-27页 |
2.3 双线性映射与多线性映射 | 第27-30页 |
2.4 可证明安全理论 | 第30-33页 |
2.5 传统公钥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33-36页 |
2.6 身份基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36-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等级密钥管理的云外包数据安全共享 | 第39-70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等级访问控制的密钥管理技术 | 第40-48页 |
3.2.1 现有方案概述 | 第42-44页 |
3.2.2 等级密钥管理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安全模型 | 第44-48页 |
3.3 面向外包数据共享的自主型等级密钥管理方案 | 第48-57页 |
3.3.1 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3.3.2 方案描述 | 第49-52页 |
3.3.3 访问权限动态管理 | 第52-54页 |
3.3.4 安全性和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3.4 基于线性几何的云外包数据等级分享方案 | 第57-69页 |
3.4.1 伪随机函数(簇) | 第58页 |
3.4.2 方案模型与具体构造 | 第58-63页 |
3.4.3 安全分析 | 第63-66页 |
3.4.4 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66-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面向多授权中心的云外包数据双因素安全共享 | 第70-94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现有方案概述 | 第71-73页 |
4.3 基础知识 | 第73-76页 |
4.3.1 ABE中的几种访问控制结构 | 第73-75页 |
4.3.2 多授权中心的CP-ABE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75-76页 |
4.4 系统模型与方案描述 | 第76-82页 |
4.4.1 系统模型 | 第76-77页 |
4.4.2 TFDAC-MACS方案的框架 | 第77-78页 |
4.4.3 安全假设与威胁 | 第78页 |
4.4.4 具体构造 | 第78-82页 |
4.5 安全性证明与性能分析 | 第82-9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