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对象与资料 | 第12-1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页 |
1.5 终止标准 | 第13-14页 |
1.6 剔除标准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2.1 临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2 临床治疗方案 | 第14-15页 |
2.3 随访 | 第15页 |
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第15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15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15-17页 |
2.7 临床观察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2页 |
1 患者一般资料 | 第18页 |
2 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及随访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 第18-22页 |
2.1 太极云手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随访1个月后 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的比较 | 第18-19页 |
2.2 太极云手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随访 1 个月后站起- | 第19-20页 |
2.3 太极云手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随访1个月后改良Barthel 指数(MBI)结果的比较 | 第20-22页 |
讨论 | 第22-29页 |
1 干预方法的选择 | 第22-25页 |
2 基于现代康复技术的太极“云手”训练分析 | 第25-26页 |
3 评定指标的选择依据 | 第26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48页 |
附录1 太极云手图片 | 第34-35页 |
附录2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第35-36页 |
附录3 Berg平衡量表(BBS) | 第36-39页 |
附录4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第39-40页 |
附录5 站起-走计时测试(TUGT) | 第40-41页 |
附录6 文献综述 脑卒中平衡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4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7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