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大连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调查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页
        1.1.1 选题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页
    1.2 核心概念第7-8页
        1.2.1 青少年犯罪第7-8页
        1.2.2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第8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8-10页
        1.3.1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第8-9页
        1.3.2 国内外关于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第9页
        1.3.3 研究综述第9-10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0-1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页
        1.4.2 研究方法第10-12页
2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调查访谈设计与实施第12-24页
    2.1 调查目的与方式第12页
        2.1.1 调查目的第12页
        2.1.2 调查方式第12页
    2.2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第12-13页
        2.2.1 题项编制第12-13页
        2.2.2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13页
        2.2.3 访谈提纲设计第13页
    2.3 被试样本的选取第13-15页
        2.3.1 调查对象群体概况第13-14页
        2.3.2 被试样本抽取方式第14-15页
    2.4 调查实施与统计第15-24页
        2.4.1 调查实施第15-16页
        2.4.2 调查统计第16-24页
3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调查结果分析第24-43页
    3.1 金普新区青少年犯罪概况第24-33页
        3.1.1 金普新区青少年犯罪类型及主要特征第24-27页
        3.1.2 金普新区青少年犯罪诱因分析第27-33页
    3.2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第33-34页
        3.2.1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主要做法第33-34页
        3.2.2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初步成效第34页
    3.3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存在的问题第34-39页
        3.3.1 社区预防工作缺乏经验和财力支持第34-36页
        3.3.2 社区预防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第36-38页
        3.3.3 社区青少年犯罪预警能力不足第38-39页
    3.4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9-43页
        3.4.1 主体单位缺乏沟通亟待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40页
        3.4.2 管理机构冗多缺乏合力第40-42页
        3.4.3 未能形成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长效机制第42-43页
4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改进对策第43-47页
    4.1 明确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责任第43-44页
        4.1.1 建立问责式惩防机制第43页
        4.1.2 整合资源构建预警工作体系第43-44页
    4.2 建立以社区预防为主的网格式联动机制第44-45页
        4.2.1 立足社区形成联动机制第44页
        4.2.2 建立亲情式帮教机制第44-45页
        4.2.3 建立免疫式社区预防机制第45页
    4.3 建立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长效机制第45-47页
        4.3.1 健全链条式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第45-46页
        4.3.2 建立辖区青少年成长追踪制度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A 影响金普新区青少年犯罪因素调查问卷第50-52页
附录B 金普新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现状调查问卷第52-54页
附录C 结构化访谈题纲第54-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患者满意度的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服务管理研究
下一篇: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