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17-25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7-20页 |
2.1.1 应用场景 | 第17页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1.3 性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1.4 技术指标 | 第19-20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4页 |
2.2.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20-22页 |
2.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关键技术分析 | 第25-38页 |
3.1 高速数据包捕获技术 | 第25-29页 |
3.1.1 PF_PACKET技术 | 第25-26页 |
3.1.2 PF_RING技术 | 第26-28页 |
3.1.3 PF_PACKET与PF_RING性能对比 | 第28-29页 |
3.2 移动互联网R-P接口相关技术 | 第29-36页 |
3.2.1 移动IP网络 | 第29-32页 |
3.2.2 移动互联网隧道技术 | 第32-33页 |
3.2.3 移动互联网协议头部压缩技术 | 第33-36页 |
3.3 深度包检测技术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8-64页 |
4.1 探针节点设计与实现 | 第38-52页 |
4.1.1 捕获与解析流程 | 第38-40页 |
4.1.2 高速数据包捕获模块 | 第40-44页 |
4.1.3 隧道信息提取模块 | 第44-46页 |
4.1.4 用户数据包提取模块 | 第46-49页 |
4.1.5 压缩数据包还原模块 | 第49-51页 |
4.1.6 通信线程模块 | 第51-52页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59页 |
4.2.1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2-55页 |
4.2.2 TCP流特征提取模块 | 第55-56页 |
4.2.3 业务流识别模块 | 第56-59页 |
4.3 前端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63页 |
4.3.1 探针节点管理模块 | 第59-60页 |
4.3.2 测量任务下发模块 | 第60-61页 |
4.3.3 测量结果展示模块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64-79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64-65页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5-69页 |
5.2.1 测试思路 | 第65-66页 |
5.2.2 探针节点管理功能测试 | 第66页 |
5.2.3 测量任务下发功能测试 | 第66-67页 |
5.2.4 用户数据提取功能测试 | 第67页 |
5.2.5 压缩数据还原功能测试 | 第67-68页 |
5.2.6 测量结果展示功能测试 | 第68-69页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9-78页 |
5.3.1 测试思路 | 第69-70页 |
5.3.2 流量处理能力测试 | 第70-71页 |
5.3.3 测量结果准确性测试 | 第71-73页 |
5.3.4 测量任务并发能力测试 | 第73-75页 |
5.3.5 系统资源消耗测试 | 第75-77页 |
5.3.6 系统稳定性测试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