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激励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3-14页
        1.3.3 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2页
    2.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第16-18页
        2.1.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一般研究第16-17页
        2.1.2 “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第17-18页
    2.2 供应链契约激励研究现状第18-20页
        2.2.1 供应链契约的一般研究第18-19页
        2.2.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机制研究第19-20页
    2.3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激励内容分析第22-30页
    3.1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式分析第22-23页
    3.2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第23-25页
        3.2.1 供应链效率的内涵第23页
        3.2.2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23-25页
    3.3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25-29页
        3.3.1 模糊矩阵模型第25-28页
        3.3.2 影响因素权重层次排序第28-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保鲜成本分担契约研究第30-41页
    4.1 保鲜成本分析第30-31页
    4.2 问题描述第31-32页
        4.2.1 新鲜度因子的含义第31-32页
        4.2.2 消费者效用第32页
    4.3 模型假设第32-35页
        4.3.1 集中模式下保鲜成本分担模型第32-33页
        4.3.2 分散模式下保鲜成本分担模型第33-35页
    4.4 保鲜成本分担契约模型第35-37页
        4.4.1 双核心结构保鲜成本分担契约第35-36页
        4.4.2 单核心保鲜成本分担契约第36-37页
    4.5 数值算例第37-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损失分担契约研究第41-53页
    5.1 损失分担原则第41-42页
    5.2 问题描述第42-45页
        5.2.1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特征第42-44页
        5.2.2 农户和超市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第44-45页
    5.3 模型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第45-46页
    5.4 对称信息下损失分担模型第46-47页
    5.5 非对称信息下损失分担模型第47-52页
        5.5.1 双核心损失分担契约研究第48-50页
        5.5.2 单核心损失分担契约研究评第50-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53-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夏组织培养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的精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