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21页 |
1.1 研究缘由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5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5-21页 |
2 本土化——我国图画书创作的自觉探索之路 | 第21-27页 |
2.1 引进版图画书催生“图画书热” | 第21-23页 |
2.2 对引进版图画书热的“冷思考”: 本土图画书兴起 | 第23-25页 |
2.3 本土化——我国图画书创作的自觉探索之路 | 第25-27页 |
3 我国图画书创作本土化的表现 | 第27-43页 |
3.1 题材内容的本土化 | 第29-34页 |
3.1.1 民间故事 | 第29-30页 |
3.1.2 名著改编 | 第30-31页 |
3.1.3 传统节日 | 第31-32页 |
3.1.4 中国童谣 | 第32-34页 |
3.2 表现形式的本土化 | 第34-37页 |
3.2.1 图画中的水墨表达 | 第34-35页 |
3.2.2 图画中的剪纸表现 | 第35-36页 |
3.2.3 图画中的皮影传达 | 第36-37页 |
3.3 本土化背后的教育观 | 第37-43页 |
3.3.1 让中国儿童亲近本国文化 | 第37-39页 |
3.3.2 让儿童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 第39-40页 |
3.3.3 传递中国哲学思想 | 第40-41页 |
3.3.4 浸染东方审美趣味 | 第41-43页 |
4 儿童视角下我国图画书创作本土化的问题 | 第43-50页 |
4.1 固化的成人视角导致故事趣味性不强 | 第44-46页 |
4.2 传统符号的生硬表达造成情节发展牵强 | 第46-47页 |
4.3 传统艺术手法的使用不当导致文图不合奏 | 第47-50页 |
5 我国图画书创作本土化的建议 | 第50-58页 |
5.1 从儿童的“期待视野”出发 | 第50-52页 |
5.2 在创作中融入“游戏精神” | 第52-54页 |
5.3 借鉴外来图画书的文化传递方式 | 第54-55页 |
5.4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 第55-56页 |
5.5 用适宜的艺术手法增加画面的传达性 | 第56-58页 |
6 研究启示和反思 | 第58-60页 |
6.1 研究启示 | 第58页 |
6.2 研究反思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论文作品分析来源一览表 | 第63-66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