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镇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3页
        1.2.3 研究现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3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2 概述第16-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2.1.1 城镇化概念及内涵第16-17页
        2.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第17-18页
        2.1.3 城镇生态环境的概念第18-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马克思生态环境理论第19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0页
        2.2.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第20页
        2.2.4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理论第20-22页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2-26页
    3.1 人口集中带来的不利后果第22-23页
        3.1.1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第22页
        3.1.2 水资源污染第22-23页
        3.1.3 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3页
    3.2 乡镇企业带来的工业污染第23-24页
        3.2.1 电子垃圾造成土壤污染第23-24页
        3.2.2 “工业三废”污染第24页
    3.3 城镇交通扩张带来的环境压力第24-26页
        3.3.1 汽车尾气加重大气污染第24-25页
        3.3.2 噪声污染第25-26页
4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6-32页
    4.1 环境立法不完善第26-27页
        4.1.1 环保法律规定不具体第26-27页
        4.1.2 环保制度不健全第27页
    4.2 环境执法不严第27-28页
        4.2.1 环境监管体制混乱第27-28页
        4.2.2 部分地方政府消极不作为第28页
        4.2.3 环保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第28页
    4.3 环境司法功能较弱第28-29页
        4.3.1 司法效能发挥受阻第28-29页
        4.3.2 司法队伍素质不高第29页
        4.3.3 环境监测、鉴定评估机构设置不合理第29页
    4.4 公众和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第29-32页
        4.4.1 公众环保意识不高第29-30页
        4.4.2 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不强第30-32页
5 国外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借鉴第32-36页
    5.1 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第32-33页
    5.2 建立健全的环保执法体制第33页
    5.3 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第33-34页
    5.4 重视环保教育第34页
    5.5 合理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第34-36页
6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镇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对策第36-44页
    6.1 完善立法第36-37页
        6.1.1 将相关环保制度入法第36页
        6.1.2 加重对环境犯罪的惩罚力度第36-37页
        6.1.3 赋予环保部门行政强制执行权第37页
    6.2 严格执法第37-39页
        6.2.1 明确环保职权权限划分第37页
        6.2.2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第37-38页
        6.2.3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第38页
        6.2.4 提高环保人员执法素质第38-39页
    6.3 公正司法第39-40页
        6.3.1 对法官进行专业培训第39页
        6.3.2 改进环保司法理念第39-40页
        6.3.3 组建中立的环境监测、鉴定评估机构第40页
        6.3.4 贯彻“恢复性司法”第40页
    6.4 全民守法第40-44页
        6.4.1 督促政府及环保部门积极履行法定职权第40-41页
        6.4.2 提高公众对环保的重视度第41-42页
        6.4.3 加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第42-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公交线路组合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下一篇:点云数据处理与特征识别关键技术研究